追光丨這里的學校把體育課搬到了墻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5 09:35:13
來源:新華社

追光丨這里的學校把體育課搬到了墻上

字體:

  ↑這是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拍攝的一節攀巖體育課。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穿上安全帶

扣好自動保護器

起步、騰挪、跳躍

10米高的練習線路

有人輕松登頂摸到終點的觸摸板

有人則中途滑落

圍觀的同學時不時爆發出掌聲和笑聲

這是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

一節常規攀巖體育課上的場景

  ↑攀巖教練吳國永(右)在體育課上為學生們講解動作要領。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雖然大部分學生

并沒有一雙屬于自己的攀巖鞋

有人甚至只穿著普通涼鞋

但這些看上去并不專業的穿搭

并不影響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們

享受攀巖的樂趣

  ↑學生們在攀巖體育課上做熱身。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樣的攀巖體育課

在馬山縣的中小學里并不罕見

馬山縣地處喀斯特山區

獨特的地理地貌

為戶外攀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017年8月

中國首個攀巖特色體育小鎮落戶馬山縣

同年

自治區體育局實施“攀巖進校園”計劃

攀巖運動在馬山縣得到快速發展

當地目前已累計有23所中小學校

陸續開設攀巖體育課

古零鎮初級中學

也抓住成為“攀巖進校園”示范點的機遇

在每周兩節常規體育課的基礎上

額外開設一節攀巖體育課

  ↑攀巖教練吳國永(左)在指導學生如何抓巖點。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每到要上攀巖課

學校里的孩子們總會顯得異常興奮

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

可以光明正大“爬高上低”的機會

站在高高的攀巖墻上往下看

也許有些腿軟

但他們始終抱有向上的動力

  ↑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的學生們在上攀巖課。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體育課“上墻”的過程

其實并不順利

缺少專業教練、缺少專業裝備

只有室外攀巖墻

都是開課之初學校面臨的窘境

雖然在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

師資和裝備問題很快解決了

但遇到下雨天

攀巖課往往不得不取消

2018年底

學校終于建成了室內攀巖館

古零鎮初級中學的攀巖體育課

從此進一步走上正軌

  ↑這是2023年11月10日拍攝的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今年30歲的吳國永

是學校的攀巖教練

他見證了攀巖體育課的整個發展歷程

吳國永說

“我們不僅讓所有的學生

都能參與到攀巖運動中來

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好苗子重點培養”

近年來

馬山縣積極推進攀巖特色體教融合工作

全縣組建了20支攀巖校隊

隊員360余人

古零鎮初級中學攀巖校隊的人數

近年來穩定在30人左右

  ↑2023年11月10日,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攀巖項目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攀巖館舉行,該校初三學生李彥郯(中間左)與教練吳國永對剛剛結束的比賽進行復盤。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他們當中有一些

是在小學期間就開始練習攀巖的

這些運動員分布在不同的班級里

平時和其他同學一樣

正常學習文化課知識

訓練時間則安排在

每天下午放學后、周日下午和寒暑假期間

  ↑2023年11月10日,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攀巖館,該校初三學生李彥郯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攀巖項目難度賽攀爬前觀察線路。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多年的耕耘

古零鎮初級中學的學生

在各類攀巖比賽中收獲了不少榮譽

有些還通過體育特長生、體育單招等途徑

考上高中、進入大學

  ↑馬山縣古零鎮初級中學初三學生李彥郯(后排中)正在復習備戰今年的中考,她的運動成績已經符合當地攀巖特長生的升學條件(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2023年7月

為做好學青會攀巖項目的承辦工作

古零鎮初級中學的室內攀巖館完成改造

具備了承辦國家級賽事的能力和條件

副校長農明春說

“我們會在保證孩子們學好文化課的同時

為他們創造更好的攀巖條件

希望通過攀巖

讓他們的未來擁有更多可能

記者:曹祎銘

編輯:焦子琦、王沁鷗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