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近日訪問土耳其期間,與土總統埃爾多安簽署了總額高達80億英鎊的防務合作協議,其中關于“臺風”戰斗機采購合同尤為引人關注。根據協議,未來10年內土耳其將直接從英國采購20架“臺風”戰機。此項協議的達成,歷經土歐近3年的談判,目前已得到聯合研制“臺風”戰機的歐洲四國英國、德國、意大利與西班牙的批準。
對于英土兩國近年來罕見的這一軍售大單,埃爾多安和斯塔默均給予高度評價。埃爾多安將此協議視為兩國戰略關系發展的新標志,斯塔默則認為其將深化兩國在北約框架下的安全合作。分析認為,“臺風”戰機訂單不僅是英土兩國加強防務合作的積極信號,更反映了當前歐亞地緣政治形勢快速演進背景下,土歐、土美關系的新變化,顯示出土耳其借此加強與美歐安全合作、改善雙方關系的戰略意圖。
土耳其此次不惜斥巨資購買“臺風”戰機,還要從土耳其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波折關系說起。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一直與美歐國家保持密切防務合作,后者也是其核心軍事裝備的主要來源。然而,近十余年來,土耳其與美歐之間矛盾不斷。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與俄羅斯走近并開展防務合作,試圖在東西方之間搞平衡,這導致土耳其與美歐之間的安全互信下降。特別是土耳其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后,美國制裁土耳其,并在2019年將其移出F-35隱形戰機項目。俄烏沖突爆發后,土耳其不愿跟隨西方制裁俄羅斯,并繼續擴大與俄經貿能源合作,更讓西方國家對這個北約中的“特殊伙伴”十分不滿,進而限制了與土耳其的防務合作。
近年來,土耳其一直希望實現與美歐之間的防務關系正?;?,致力于推動美國取消對土耳其的制裁,探討重回F-35戰機項目或直接購買該戰機,以及促成F-16戰機及其設備的采購。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其實用主義外交風格使之更加重視土耳其的地緣政治角色,盡管對土耳其繼續購買俄羅斯油氣資源存有不滿,但美土矛盾較前期有所緩和。今年9月下旬,埃爾多安訪美并與特朗普會談后,兩國關系呈現出改善勢頭,但防務合作尚未完全恢復,美國并未同意向土出口F-35戰機,此前應允的F-16戰機及其設備出口也存在變數。在這一背景下,土耳其希望借助采購歐洲“臺風”戰機撬動對美防務合作,推動美國盡快向土耳其出售先進戰機。
土耳其自2023年起與歐洲戰斗機聯盟談判,尋求購買“臺風”戰機。相比聯盟中的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一直反對這筆軍火交易。然而,俄烏沖突的長期化使歐洲深陷與俄羅斯對抗的泥沼,并嚴重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而特朗普傾向于直接斡旋俄烏?;?,增加了歐洲國家的戰略焦慮。土耳其擁有北約國家中第二大常備軍。在新的地緣政治形勢下,歐洲國家與土耳其的互動明顯上升。同時,加沙沖突兩年來,歐洲國家的巴以政策發生變化擴大了土歐共同利益。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今年7月,土耳其與英國簽署了初步采購協議。德國也最終點頭同意,批準對土耳其出售“臺風”戰機。
此次“臺風”軍售,本質上是土歐相互借重,各取所需。對英國及歐盟來說,來自土耳其的“臺風”戰機訂單不僅具有地緣政治上的戰略意義,也是維持國內軍工生產線正常運轉和國內就業的迫切需要。斯塔默稱該協議是“英國工人的勝利、國防工業的勝利和北約安全的勝利”。對土耳其來說,其正在研發的第五代“可汗”隱形戰機正式服役尚需時日,重回F-35戰機項目或購買該戰機的前景亦不明朗,通過購入歐洲先進戰機有利于填補當前空軍裝備更新的空窗期,彌補相關技術短板,并提升國防工業技術水平。
“臺風”戰機訂單的達成,使土耳其進一步融入歐洲航空產業鏈,化解了其國防供應鏈過度依賴單一盟友的結構性風險,還使空中力量得到快速補充和提升。鑒于戰機的使用壽命及其后勤維護的長期性特征,土歐關系將進一步走近,這為未來土耳其與美歐之間復雜戰略博弈增添新的變量。(鄒志強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