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哨兵”折射新動向 水下再增新“耳朵”-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7 09:53:43
來源:解放軍報

“海底哨兵”折射新動向 水下再增新“耳朵”

字體:

  帶有聲學模塊的“海底哨兵”。

  前不久,美國安杜里爾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海底哨兵”的機密聲學監控系統。該系統的主要構件是一些移動式人工智能水下傳感器。通過一定方式,這些傳感器可組網實施海底監測。當前,俄羅斯、日本等國也在著手發展此類裝備和系統,折射出水下監測的新動向。

  近年來,從戰略航道控制到深海資源勘探,各國在海底空間的角逐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以往水下監測手段的局限性日益凸顯。

  傳統的水下監測裝置大多用于反潛且各有短板,如主動聲吶雖能實現定向探測,但探測距離有限,且自身發射信號易暴露位置;反潛巡邏機受制于燃油攜帶量與氣象條件,難以對廣袤海域實施長時間監測。同時,潛艇性能的快速提升進一步增加了對其進行監測的難度。據北約2025年《全球潛艇威脅評估》顯示,全球現役核潛艇數量持續增長,新一代AIP潛艇的噪聲水平已降至接近海洋背景噪聲,傳統監測設備更難捕捉其蹤跡。況且,海洋環境本身的復雜性也構成挑戰——海水溫度、鹽度的變化會扭曲聲波傳播路徑,溫躍層交界處的折射甚至能讓潛艇“隱身”,藍鯨鳴叫、商船轟鳴、海浪拍擊等背景噪聲的疊加,都可能讓傳統的間歇性水下監測手段難以奏效。

  從公開信息來看,“海底哨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上述短板弱項。其核心是一套可自主運行的海底傳感器。與傳統聲吶陣列或移動反潛方式不同,該系統采用全被動工作模式,自身不發射信號。依靠耐壓殼體等設計,它可在海底自主運行數月甚至數年,實施長期監測。

  在監測能力方面,其所屬的傳感器可協同組網,覆蓋范圍較廣;搭載的被動聲吶能捕捉距離很遠處的低頻噪聲,并對水下聲學信息進行識別與區分。這些傳感器的布放也較為簡單,水下潛航器和水面艦艇都可充當它們的載具。

  人工智能的融入,讓該系統成為名副其實的水下新“耳朵”。安杜里爾公司研制的LatticeAI系統,能借助深度學習、長期積累的潛艇聲學特征庫,在復雜海洋環境中分析和識別上百種傳統目標,及時提供預警信息。

  當然,“海底哨兵”目前也存在短板,一些關鍵技術還亟待突破。如其動力依賴電池,高負荷運行時壽命會大幅縮短;深海維護需要專業設備,維護成本不菲;對采用仿生降噪或主動消聲技術的新型潛艇,LatticeAI系統的識別能力不足;傳感器依賴的無線網絡易受干擾和攻擊,存在安全隱患等。

  即使如此,“海底哨兵”的出現,仍折射出水下監測領域的新動向:人工智能與分布式傳感器網絡的融合,正在使水下監測行為變得更加隱蔽、多元、持久和高效,水下監測與反監測的角逐將更加激烈。(劉含 魏凱)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