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2022中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首鋼園舉行,成為服貿會系列金融論壇峰會中首次舉辦的保險論壇。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蔡希良出席論壇時指出,保障經濟發展穩定、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是保險與生俱來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推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為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是保險業的重大使命,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

蔡希良表示,運用保險機制能夠有效提高社會抗風險能力,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保障發展安全。中國人壽始終堅守風險保障本源,不斷豐富保險供給,延伸保障范圍。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為經濟社會提供風險保障近480萬億元。
堅持“保險姓?!?充分發揮風險保障功能
在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通過科技保險為戰略性新興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近百億元;創新“安責險+事故預防”服務模式,積極探索風險減量管理,從風險事后分擔損失向風險的事前預防和事中干預延伸,企業客戶的工傷事故發生率年均降幅超過25%。
在保市場主體方面,通過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支持近1.5萬家小微企業獲得融資29億元,通過建設工程履約等保證保險為29萬家企業緩釋保證金近360億;推廣營業中斷保險,有效降低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經營的影響。
在保障能源糧食安全方面,全力保障能源企業運營,為三峽集團、京能國際等海上風電、光伏電站、水電等項目提供風險保障近300億元,積極擴大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試點,為超3000萬畝農田提供了近300億元保障,支持“米袋子”和“菜籃子”穩產供保。
堅持保險為民的初心 積極發揮保險社會治理功能
蔡希良指出,要堅持保險為民的初心,積極發揮保險社會治理功能,助力釋放內需潛力。
在他看來,人民性是保險的天然屬性,保險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保險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務,緩解老百姓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顧慮和擔憂。保險可以有效穩定居民預期,讓老百姓愿消費、能消費、敢消費,釋放居民消費內需潛能。
近年來,中國人壽積極圍繞解決人民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疫情防控”等方面開展了很多有益探索。在健康保障領域,承辦的大病保險覆蓋近3.5億城鄉居民,今年1-7月,賠款金額達132億元,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險項目落地145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超770億元,為居民提供健康醫療風險保障,賠付金額超260億元;在養老保障方面,積極參與養老三支柱建設,首批入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機構,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累計管理規模超過1.3萬億元,首批參與稅延養老保險、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試點,累計承保的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業務超過5200萬件,為居民積累養老準備金超過1.7萬億元。
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天職 為穩定經濟發展注入金融血液
“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都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參與和支持,保險資金的特點,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天然契合?!辈滔A急硎?,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著力發揮保險資金優勢,為穩定經濟發展注入金融血液。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上半年直接投資實體經濟的存量規模超過3.6萬億元。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通過90億元股權投資計劃,支持滇中引水工程,保障滇中地區1000多萬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在支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方面,大力支持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前存量投資規模已超過4600億元。在服務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累計配置近30億元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設立首支20億元保險私募基金,投資以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作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產品,帶動商業銀行信貸投放240億元。
堅持以客戶為中心 為客戶多元需求提供一攬子服務方案
蔡希良指出,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注重發揮綜合金融優勢,為客戶多元金融需求提供一攬子服務方案。
他表示,“風險要管住、資金要暢通”,既是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的內在要求,也是微觀個體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經過多年努力,中國人壽已經形成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
“我們有全球保費規模最大的壽險公司、亞洲第二境內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國內最大的養老險公司和保險另類資管機構,以及國內首批系統重要性的股份制銀行等。堅持‘保投銀聯動’,強化保險資金與銀行資金長短配置,強化資金支持與風險保障雙重支持,為客戶提供全場景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目前已經覆蓋交通基建、科技創新、綠色金融等領域?!辈滔A佳a充道。
蔡希良強調,中國人壽愿與各位同仁一道,堅持“保險姓?!?,堅持保險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專業性,積極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著力打造保險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共同為穩住經濟大盤做出應有的貢獻。
此次論壇在中國銀保監會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導支持下,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府共同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