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唐濱妮 劉睿祎)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股票業務管理委員會執行負責人張一鳴出席活動時指出,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與中國新質生產力崛起的交匯點上,金融創新的內涵已發生根本性蛻變,正從服務于內部效率提升的“工具迭代”,升維至深度嵌入產業全鏈路的“生態級賦能”。
在發言中,張一鳴回顧了金融創新的十年變遷。他表示,如今,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金融創新不再局限于交易提速、結算簡化等效率優化,而是深度嵌入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全球競爭全鏈條,成為激活全要素生產力的關鍵變量。
“新質生產力所具備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核心特征,分別對應著金融創新的三大錨點——高科技需要‘耐心資本’穿越研發周期不確定性,高效能依賴綠色金融工具引導資源傾斜,高質量則依托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培育全球競爭力企業?!睆堃圾Q說。
張一鳴認為,當前全球科技競速關鍵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從生物制造到航天科技,每一個顛覆性技術的突破都需要金融投資的長期陪伴。中國金融市場有“規模+制度”雙重優勢: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超3萬億元創投規模,疊加滬深港通、科創板注冊制等制度創新,都為金融對接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沃土。我國的金融創新可以更精準地對接新質生產力的需求—比如通過科創板、北交所等板塊支持“硬科技”“專精特新”企業,通過REITs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為新興產業騰挪空間,通過跨境金融、互聯互通吸引全球創新要素集聚等。
張一鳴表示,作為連接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核心參與者,中金公司打造“投行+投資+研究”模式,以全生命周期服務新質生產力企業,為創新企業鋪路搭橋。
在投行方面,張一鳴強調,服務實體經濟是一流投資機構的“根”與“魂”。1995年成立后,中金做的第一單IPO項目就是中國移動赴香港上市,開創了大型央企引進國際資本重組改制的先河。中金參與完成了歷史上前十大A股IPO的9單、前十大中國公司香港IPO的8單,發揮投融資樞紐功能,引入耐心資本陪伴企業成長,持續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未來中金公司將持續服務優質境內創新企業出海上市,幫助未來產業的公司做“走出去”的牽線人,協助海外市場業務拓展。
北交所在聚焦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創新基因方面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中金公司的QFII業務連續23年保持市場首位,并憑借QFII業務領域多年深耕的領先優勢,積極響應并引入外資參與北交所市場,目前已協助數十家QFII客戶開立北交所賬戶。同時通過場外收益互換(TRS)工具和量化策略IT交易鏈路,精準引導金融資源支持北交所上市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硬科技”領域,顯著增強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我們始終支持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通過金融市場盤活資產、做大做強;也持續助力客戶抓住北交所市場機遇,布局未來企業?!睆堃圾Q表示。
在投資方面,據張一鳴介紹,中金公司發揮投融資樞紐功能和全業務鏈的布局優勢,推動耐心資本陪伴企業成長,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中金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中金資本是全市場最大的券商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在管規模超過5000億元,直投項目累計超過1600筆,累計穿透投資項目7000多個,全面布局先進制造、半導體、大健康等板塊,成為企業信賴的耐心資本。
中金資本通過投資、投行、研究三位一體的雙向賦能,以耐心資本搭建產業扶持平臺,精準發力:一方面“投早投小”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為萌芽期科技項目注資;另一方面聯動產業資源,助力高??萍汲晒D化,推動創新技術落地為生產力。同時,中金資本突破單一投資邊界,協同銀行、保險等機構,為科創企業定制風險管理產品,構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體系。例如,協同設計知識產權證券化工具拓寬融資渠道,對接科創板、北交所等,助力不同階段企業獲得股權融資。
他指出,未來中金資本將深化科技與金融雙向賦能,以金融力量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助力中國經濟在全球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研究方面,張一鳴表示,中金公司在所有內資券商中開行業先河,率先設立中金研究院,全面打造矩陣型研究結構,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建言獻策。中金部院聯合推出了《AI經濟學》《創新:不滅的火炬》等著作,既通過差異化市場洞察為機構投資者賦能前瞻決策,也在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不斷探索和推動適合新質生產力企業的估值體系創新,從而實現創新驅動生產力的質態躍升。希望中金研究不僅是業務引擎,更是新時代智庫。
此外,中金公司連續三年打造雙向賦能的國際化論壇會議,匯聚行業領軍企業與境內外投資者共同探討轉型升級新路徑,激發企業創新驅動新動能。邀請包括汽車、軟件電信、機械軍工、公用環保、電力設備新能源、家電等行業數百家上市與獨角獸非上市公司,緊扣“智造轉型升級”等核心命題,探討智能技術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路徑與實踐范式。
在暢通“科技-資本-產業”循環方面,中金積極運用科創板詢價轉讓機制,為聯影醫療、東方財富、新易盛等企業完成股東退出與投資者引入,吸引國際知名主權財富基金參與,實現一二級市場有序接力,推動創投資金再投資于新質生產力領域。
張一鳴表示,新質生產力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引擎”,而金融創新正是為這臺引擎注入動力的“燃料系統”。從陪伴創新企業破局成長,到以創新金融工具打造“技術-產業-資本”閉環,再到鏈接全球資源賦能新質生產力,中金公司始終堅守于“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底色。未來,將繼續以專業破題、以創新賦能,在硬科技培育、綠色金融、跨境服務上持續發力,期待與各方攜手,共同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更持久的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