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中國太保旗下長江養老舉辦“聚力養老金融,頤享銀發未來”主題論壇,并正式啟動2025中國太??蛻艄澷Y產端子客戶節。海內外養老金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新路徑,為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言獻策。
養老金融戰略升級正當時
中國太保集團董事長傅帆在論壇開幕致辭中指出,進博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中國太保連續八屆護航進博,發揮太保優勢、立足上海主場、講述中國故事、迎接全球來賓。
面對我國老齡化趨勢,傅帆表示,中國太保將“大健康”升級為“大康養”戰略,強化全集團層面健康保險與養老金融的協同發展,促進康養服務與保險主業雙向賦能。他呼吁行業加強跨界合作,以“開放、合作、共贏”的進博精神,引入國際經驗,輸出中國方案,共同構建高品質康養生態。

長江養老董事長陳林深入分析了養老金融面臨的長期趨勢與挑戰并指出,科技革命、低利率環境、養老制度與理念變遷正在重塑行業格局。面向“十五五”,長江養老將錨定養老儲備、投資和服務三大方向,構建“保險保障+健養服務+財富管理”的生態體系,推動中國式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多維視角把脈養老金融新趨勢
論壇匯聚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陳文輝、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美國普信集團首任北亞區總經理林羿、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等10余位政產學界的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探討養老金融的發展方向。
現場金句頻出,為行業發展勾勒出更清晰的路線圖:在功能定位上,指出養老金與長期壽險是積累長期耐心資本、助推產業升級、實現養老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理論支撐與國際借鑒方面,既有對養老金融發展潛力的經濟學分析,也引入了美國養老金作為資本市場“壓艙石”的成熟經驗,為我國多元化養老金體系建設提供參考;在機構角色上,強調隨著我國養老金制度從“負債型”向“資產型”轉型,專業養老資產管理機構正逐漸成為養老財富管理的中流砥柱。
圓桌討論環節,嘉賓們更是形成重要共識:養老金融必須打破行業壁壘,與康養產業深度交融。構建“金融+服務”生態圈,通過政策引導、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將成為滿足多元化養老需求的關鍵舉措。
數據洞察與智慧平臺探索新突破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兩項重要成果,展現行業創新的最新進展。
長江養老與復旦大學保險應用創新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上海)養老資產管理與規劃狀況洞察》受到關注。研究院院長陳詩一指出,當前養老金融蓬勃發展,但高質量數據支撐仍顯不足。雙方合作的《中國居民養老金融態度與行為調查》項目將持續開展跟蹤調研、逐年積累數據,致力打造特色鮮明、業內權威、服務多方的基礎數據庫。
同期發布的“知時節”智能投資管理系統,是長江養老自主研發的智慧化養老金管理平臺。該系統通過“研究—配置—策略—組合—績效”全鏈條設計,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深度應用,促進各模塊高效協同,持續優化投資組合,為提升養老金投資決策效能與投資業績提供了科技賦能的新工具。
進博會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已成為銀發經濟產業鏈交流合作的關鍵樞紐。本次論壇吸引了政府部門、行業機構、學術專家及國際代表近200人參會,聚焦養老金融與康養服務協同創新,搭建了高規格的行業交流平臺,為推動中國式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