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長城蟠龍山段密云306號敵臺(11月14日攝)。古北口長城保留長城殘狀的同時,對部分墻體進行加固,并通過長城文化標識解說牌等向游人展示修復過程及設計理念。
古北口長城坐落于北京市密云區古北口鎮,含明長城和北齊長城。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明長城遺跡全長20余公里,由臥虎山、蟠龍山、金山嶺(由河北省管轄)和司馬臺等段落組成。
古北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京師鎖鑰”之稱,歷史上,這里是愛國將士鎮守邊關、為國捐軀的地方。90年前,古北口等地爆發長城抗戰。敵樓上的彈孔、陣亡將士墓、長城抗戰紀念館……古北口長城上下,一批戰爭遺跡、革命文物、紀念場所等,訴說著這段歷史。
進入新時代,隨著文物保護、生態修復、鄉村振興等工作的開展,飽經滄桑的古北口長城煥發新生機。推進修繕加固、保留長城殘狀、設立長城文化標識解說牌等文保實踐,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古北口長城的建造工藝、保護現狀。長城下的文物點、紀念地、民俗村等,與長城本體串聯起一條“古北口紅色探訪路線”。人們在紅色旅游中,回望歷史、銘記先輩,體驗當地豐富的長城精神與文化資源。
文旅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古北口鎮的經濟增長與鄉村建設,該鎮及鎮內鄉村被評為“中國特色小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傳統村落”等。從戰火中走來,屹立不倒的古長城仍守護著古鎮,見證著它的振興。
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