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2/ 27 09:24:0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搬出黃河灘,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字體:

      “搬出黃河灘,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山東黃河灘區最大規模遷建集中安置區社區治理見聞

      “俺這里可好了,搬出黃河灘,住上了新樓房,家門口就是小學和衛生室,每月就近打工能賺五六千元,現在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痹谏綎|省黃河灘區最大規模的遷建集中安置區——濟南市長清區孝里街道孝興家園社區,居民王守學高興地說。

      長期以來,受汛期洪水淹沒威脅等影響,黃河灘區群眾祖祖輩輩與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安居難、娶親難為伴?!叭陻€錢、三年筑臺、三年蓋房、三年還賬”,是許多灘區群眾一生的宿命。從2017年起,山東開始實施黃河灘區遷建工程,如今60多萬灘區群眾終于圓了期盼多年的“安居夢”。

      大紅的燈籠、喜慶的窗花、迎新春的對聯……春節剛過,孝興家園社區仍四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在王守學家里,1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裝修現代,嶄新的沙發、餐桌、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一應俱全,屋內溫暖如春。

      今年52歲的安蘭村黨支部書記安立山說,他們村離黃河只有幾百米遠,過去一下大雨就怕被淹。如今,全村144戶、600多口人都搬進了孝興家園,做飯用上了天然氣,取暖是集中供熱,住得舒心、放心。村里700多畝土地通過集中流轉,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0萬元。

      遷建不僅解決了灘區群眾的安居問題,更改變了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濟南市公安局長清區分局局長李立東說,孝興家園有149棟居民樓、23個封閉小區,共安置了39個行政村的3.2萬名群眾,占全省外遷安置任務的近20%,大量村民集中居住給社區治理帶來很大難題。

      孝里派出所所長李哲說,遷建社區人口密集,從村民向市民的轉變產生大量鄰里糾紛,導致剛開始各類警情、投訴高發。比如,過去村民進了大門,農具等東西可以隨便放,現在如果亂堆亂放,不僅容易引發消防隱患,更是各種矛盾糾紛的苗頭隱患。

      在濟南市推動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長清公安機關突破傳統的“一室一警”社區警務模式,在孝興家園社區創建中心警務站,社區民警、巡警、交警共同進駐,并設置綜合服務崗和24小時智慧警局,將35項高頻公安服務納入直接受理范圍,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抬腿到、隨手辦”,辦事群眾回訪滿意率達到100%。

      搬遷初期由于原房屋被拆、新建小區尚無地址,部分群眾面臨戶口分不出、落不下的困境。長清公安機關主動回應民生訴求,與街道對接申報新地址,并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以分房公證書代替房產手續,按期為928戶居民辦理了分戶落戶業務,解決了群眾燃眉之急。

      孝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楊官程說,派出所還邀請社區有威望的老黨員、退休教師等鄉賢組成“南墻根”調解團,積極推行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人民調解“三調聯動”。去年以來,化解矛盾糾紛286起,真正做到“問題不激化、事件不升級、矛盾不上交”。社區民警還幫助村里修訂村規民約,圍繞不文明養犬、噪音擾民等多發問題開展集中治理,投訴類警情同比下降75.3%。

      李立東說,孝興家園中心警務站將285名網格員、樓道長、治保干部、治安志愿者整合為8支“紅袖標”義務巡防隊,開展常態化警民聯巡,做到“樓道有人看、夜間有人轉、小事有人管”,同時23個小區全部建成“智安社區”,去年片區可防性案件下降了43%,有效提高了群眾居住的安全感、幸福感。(記者 王志)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8420001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