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7/ 29 19:36:23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打造高水平的新時代中醫藥人才隊伍——全國中醫藥人才工作會議觀察

    字體:

    視頻記者:郭圻、鄧倩倩

      新華社福州7月29日電 題:打造高水平的新時代中醫藥人才隊伍——全國中醫藥人才工作會議觀察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鄧倩倩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國近期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評選表彰一批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我國中醫藥人才隊伍現狀如何?各地在中醫藥人才培養和評價方面有哪些有益探索?新時代需要怎樣的中醫藥人才?在28日于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的全國中醫藥人才工作會議上,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規模增長、結構優化,多層次中醫藥人才隊伍“見雛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進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中醫藥人才發展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人才規??焖僭鲩L,結構布局逐步優化,人才質量和使用效能顯著增強。

      “我國基本建成了適應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的中醫藥人才隊伍?!眹倚l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余艷紅介紹,十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醫師數量翻了一番,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數逐年穩步增長,中醫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數達到136.98萬人,比十年前增長了98.11%。

      遴選培養249名岐黃學者和青年岐黃學者、1000名優秀中醫臨床人才、5000余名骨干人才……通過實施中醫藥人才重大工程等舉措,領軍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梯次銜接的高層次中醫藥人才隊伍逐步形成。

      同時,我國構建了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目前,我國已有8所高校的11個中醫藥學科進入“雙一流”,累計建成各級各類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3400個。

      十年來,我國中醫藥系統涌現一批重大先進典型,中醫藥科技創新不斷進步,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重要貢獻。

      2022年7月28日,全國中醫藥人才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新華社記者鄧倩倩 攝

      遵循規律、破除藩籬,探索人才培養評價“更優解”

      當前,我國中醫藥人才還存在總體規模不大、領軍人才不足、基層人才缺乏、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如何打破瓶頸、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中醫藥人才?

      中醫藥人才培養遵循“讀經典、跟名師、重實踐、強素養”規律,同時吸收和融合先進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

      例如,廣東省聘請全國著名中醫到廣東帶徒,創立“集體帶集體”“脫產跟師”等培養模式;中國中醫科學院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簽署聯合培養協議,支持青年骨干人才跨學科學習,培養多學科復合型創新人才……

      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根基,信息化手段派上了大用場。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立祥介紹,山東省建設線上中醫全科學院,完善中醫藥特色教學培訓體系和優質教學資源開放平臺建設,目前在線基層衛生機構1300余家,注冊人數達5萬人。

      為激發人才積極性和創新創造活力,一些地方還結合實際制定了本地中醫藥人才分類評價標準,體現價值導向。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田興軍介紹,四川省獨立開展中醫藥高級職稱評審工作,并單獨設置基層中醫藥高級職稱類別,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

      2022年4月27日,學生在貴州省黔西市中等職業學校進行中醫護理技能實訓。新華社發(范暉 攝)

      補齊短板、放寬眼界,加快開發各級各類中醫藥人才

      “中醫藥發展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開創新局面,關鍵靠人才?!眹抑嗅t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說,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要加大創新力度,先行先試,力爭產生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先進經驗。

      院校教育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之一。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朱岷等與會人士認為,培養能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卓越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點,而大學應成為精英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應進一步加強增加實踐課程、優化招生生源等方面工作。

      中醫藥領域重大項目和平臺,往往能為中醫藥人才提供成長和發揮潛能的機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院長劉震認為,應借助重大項目來培養熟悉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復合型中醫藥人才。

      與會人士普遍認為,要全方位全鏈條開發各級各類中醫藥人才,不斷做大中醫藥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釋放人才能量,推動人才結構分布與服務需求、服務數量、服務效率相匹配,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大、素質強、結構優的中醫藥人才隊伍。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8875697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