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11/ 07 09:08:56
    來源:新華社

    全球連線|解碼中國式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字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中國在現代化建設征程中秉持的一個理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在中國許多地方,綠色環保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福建寧德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可以滿足20輛車同時充電,實現七八分鐘補充200公里的續航里程。

      隨著像超充站這樣的配套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和升級,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均已居世界第一。

      污染治理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另一個關鍵問題。

      獵德涌沿岸地區如今是廣州最繁華的地段之一。然而,在過去,這條河涌卻長期飽受水質持續下降的困擾。2017年,廣東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獵德涌得以重獲生機。

      通過全國范圍內的污染整治行動,全國城市的黑臭水體基本得到了消除。

      中國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還在不斷增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建設國家公園體系是中國過去十年自然保護工作的最大亮點之一。

      三江源地區曾因自然變遷、人為活動等因素,草原退化、江源斷流。

      2016年,中國開始進行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工作。如今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以草木茂盛、湖水清澈、野生動物豐富而聞名。

      中國已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了超過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

      隨著綠色發展日益推進,中國正積極平穩地朝著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大同曾被稱為中國的“煤炭之都”。隨著中國大力推進綠色能源轉型,大同市也走上了可再生能源發展之路。

      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過去十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中國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


      記者:張立 王君璐 王普 馬曉冬 林凱 張嘉晉 熊嘉藝 王志斌 曹彥語 李占軼 韓方方 陳志豪 申峰

      編輯:洪靚 劉雨田?尹樂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106700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