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 11 10:49:45
    來源:新華社

    追光丨健身er們“陽康”后,如何科學穩妥地恢復運動?

    字體:

    新冠感染后“陽康”了

    好想趕快回健身房“擼鐵”

    可現在到底適不適合鍛煉?

    應該怎樣科學恢復運動?

    這是近期不少小伙伴們關心的問題

    讓我們聽聽專家們怎么說


    問題一:恢復期到底能不能運動?

    山西白求恩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萍芝表示

    新冠感染后長期住院或居家養病

    會導致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下降

    適量運動有利于身體恢復

    切忌操之過急

    一般情況下

    恢復期運動量

    不宜超過平時的三分之一

    逐漸增量即可

    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

    等慢性病人群

    及60歲以上老年人

    最好在運動前咨詢醫生

    根據自身情況

    制定具體運動處方


    問題二:如何保證運動適量?

    恢復運動之前及過程中

    可持續對身體狀況進行評估

    廣東省體育局日前發布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轉陰后(陽康人員)重返運動指南》指出

    可使用6分鐘步行距離試驗

    簡易評估運動能力

    正常人6分鐘步行距離大于450米

    主觀感受輕松、不費力

    心率在每分鐘110次以下

    可以嘗試開始恢復運動

    世衛組織提示

    恢復運動過程中

    可使用“Borg主觀疲勞感知評估量表”

    粗略作為逐步提高活動水平的指南

    如在鍛煉后感到嚴重疲勞

    以及其他癥狀加重

    此時應避免進一步活動


    問題三:恢復運動應如何“循序漸進”?

    恢復初期可開展一些相對溫和的運動

    如慢步走、做廣播操、健身操等

    而且要控制時間和強度

    足球、籃球、羽毛球、長跑等

    較為劇烈的運動

    建議暫緩恢復

    根據世衛組織發布的

    《康復指導手冊:COVID-19相關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

    可考慮將恢復鍛煉分為

    五個階段

    每個階段至少保持7天

    第一階段:為恢復鍛煉做準備

    例如:呼吸練習、溫和的步行、拉伸和平衡練習

    第二階段:低強度活動

    例如:散步、輕微的家務

    第三階段:中等強度的活動

    例如:快走、上下樓梯、慢跑等

    第四階段:具有協調和有效技能的中等強度練習

    例如:跑步、騎自行車、游泳等

    第五階段:回歸到基線練習

    可以完成感染之前的正常運動鍛煉了


    問題四:“陽康”人員恢復運動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王萍芝提醒

    運動時要及時監測心率變化

    以及主觀感覺

    如再次感染新冠

    或運動時出現

    心悸、頭暈、胸痛等不適

    須立即停止運動

    必要時尋求醫療幫助

    長期健身者普遍認為自身體質好

    易在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

    進行較高強度運動

    造成病情反復

    因此切忌盲目自信

    避免過度運動

    記者:劉揚濤、馬曉媛、薛寧婧

    視頻制作:薛寧婧

    編輯:吳俊寬、王沁鷗

    【糾錯】 【責任編輯:吳詠玲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3020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