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 05 12:12:41
    來源:新華社

    揚帆者|張揚對話徐里:筆下油彩 夢里青山

    字體:

    “敢于揚帆,樂見后浪”

    本期《揚帆者》

    新華社記者張揚帶你走近畫家徐里

    感受中西方藝術的融合之美

      上世紀八十年代,油畫專業出身的徐里開始思考“油畫中國化”的問題。從雪域高原到河西走廊,從武夷山到黃河第一灣,遼闊山河的許多角落都留下了他追尋美的足跡。他把藝術與生活交織,將西方油畫技法與東方美學神韻相融。

      西方油畫與中國文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畫家如何找到創作的靈感源泉?他又如何看待人類創作與AI生圖?新華社記者張揚對徐里進行了專訪。

    Part1: “我一直在尋找中國式的油畫表現形式?!?/strong>

      徐里工作室里,擺滿了他在不同階段的作品,從具象到抽象,從國外寫生到中國山水,徐里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在油畫的語言語境之下,體現中國文化?

      經過多年探索,徐里告訴我們,關鍵就是要堅守一個不變的內核——體現中國精神、中國境界和中國氣派。油畫中承載的是中國元素,通過西方油畫技巧表達的是中國式審美。

    Part2:“去體驗、去感受,所以有了爆發式靈感?!?/strong>

      對景寫生是徐里的重要創作方式之一。讀研究生時,徐里便經常去西藏、甘肅、青海等地采風寫生。他坦言,感受生活是既痛苦又快樂的。

      回憶起自己三進西藏的寫生經歷,徐里難忘藏民的勤勞樸實與高原的壯美景色。這些體驗,都推動了獲獎作品《天長地久》創作時的靈感爆發,也成為他日后提出“油畫中國化”的緣起。

    Part3:“藝術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創新創造?!?/strong>

      除了創作,徐里還有著豐富的美術教學經驗。他認為,美育是一個民族富有創新性、創造力的關鍵所在,“教孩子畫畫,第一不能批評,第二不能教他怎么畫”。

      而面對人工智能技術向藝術發起的挑戰,徐里直言“不怕AI”,因為它缺乏創作過程中的偶然因素,也沒有畫家的思想情感和追求。

      徐里深信,要畫好一幅作品,不僅要“走進去”,還要“走出來”?!白哌M去”,就是走進古今中外、走近名家大師,而“走出來”,就是將時代的特色創造性地體現在作品中。

    將創作扎根到生活里

    綻放于中西融合的廣闊天地中

    在“走進去”與“走出來”之間

    藝術探索永無止境

    出品人:孫志平 儲學軍 錢彤

    監制:樊華

    統籌:馬軼群


    制片人:張揚

    策劃:馬原馳

    撰稿:趙世通

    導演:李楨宇

    編導:麥凌寒

    新媒體編導:宋育澤

    執行制片:王妍清


    記者:張揚 李楨宇 趙世通 馬原馳 麥凌寒 宋育澤 鄢雨然(實習) 陳敏揚(實習) 曾旭東(實習)

    動畫:李銳杰

    調色:張忠杰


    鳴謝:

    國家大劇院


    新華社張揚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09289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