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我生命的價值是京劇給的?!弊鳛槭讓妹坊í劔@得者,年逾八旬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日前于在京舉行的慶祝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40周年研討會上感慨,“我要把我的生命獻給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p>
1983年,中國戲劇家協會以“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創辦表彰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的梅花獎,成為改革開放后推動劇壇復蘇、催開姹紫嫣紅的一朵“報春花”。40年來,726位梅花獎獲得者在舞臺上競相綻放,成為推動中國戲劇藝術發展的中流砥柱。
中國戲劇梅花獎獎盤圖案(來自中國戲劇家協會)
堅守梅花堅韌品格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坊ǖ钠犯褚彩菓騽∪说钠犯??!蔽幕吐糜尾克囆g司副司長黃小駒說,40年來,戲劇工作者堅守民族文化之根,傳承傳統文化之魂,推動梅花獎成為具有專業性、權威性的重要獎項和品牌活動。
地方戲曲院團與機構工作的30多年,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彥對許多青少年戲曲演員練功時付出的艱苦印象深刻。
2023年10月,青年漢劇演員在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練功。(新華社發)
“為了這門藝術,他們奉獻了最美好的少年與青春時代,實實在在扛起了其實還不大扛得動的文化責任,這是一種巨大的生命付出?!标悘┱f。
曾就職于江蘇省昆劇院、現任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的單雯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她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花象征著堅韌高潔的品格,梅花獎對獲獎演員“藝術”和“藝德”有著雙重要求,這既是對演員的階段性肯定,也對演員提出了新的要求。
單雯(右)主演昆曲《南柯夢》劇照(新華社發)
她表示,當下,戲曲演員面臨的選擇和誘惑很多,希望以梅花獎為激勵,守住戲曲這方舞臺。2019年獲得梅花獎后,單雯承擔了更多教學任務,努力把昆曲表演藝術傳承給更多下一代,實現“姹紫嫣紅開遍”。
梅花開在人民中
“‘梅花們’并非只在劇院的舞臺上綻放,還常常走到觀眾中,與戲迷們在一起?!薄岸让贰鲍@得者、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說。
據介紹,中國劇協2005年組建梅花獎藝術團,活躍在祖國各地的邊防哨所、廠礦工地、田間地頭、醫院病房、校園操場,開展公益性演出累計近180場,觀眾50萬余人。
2013年5月,梅花獎藝術團在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慰問演出。(新華社發)
與會者認為,梅花獎與人民的聯結,還體現在多演普通百姓生活的戲。
國家話劇院話劇《人間煙火》講述一名新時代基層黨員主持棚改工作、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的故事。2021年,主演涂松巖憑借該劇榮獲第30屆梅花獎。
涂松巖(坐)主演話劇《人間煙火》劇照(新華社發)
“能走進百姓心中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蓖克蓭r說,要讓百姓有認同感、親近感,演員就要用精湛的演技詮釋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人物形象,使戲劇藝術深入人心。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王麗達也是第30屆梅花獎獲得者。從歌劇《扶貧路上》中的黃文秀、歌劇《沂蒙山》中的海棠,到音樂劇《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的劉三姐,她出演的多是禮贊英雄、謳歌人民的作品。
“對觀眾產生最大影響的,不是演員本身,而是我們塑造的角色?!蓖觖愡_說,“演員要用藝術的魅力塑造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為后人樹立好榜樣?!?/p>
王麗達(中)主演歌劇《扶貧路上》劇照(新華社發)
守正創新,花開不敗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每一位梅花獎獲得者需要自覺承擔的責任?!钡?8屆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說。
她主演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情》,通過特效奇幻呈現“盜仙草”“水漫金山”等經典段落,探索戲曲藝術與電影藝術的有機結合,激發了更多年輕人對戲曲的興趣,從影院走進劇院。
曾小敏(左)主演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劇照(新華社發)
中國劇協2010年開始實施梅花獎數字電影工程,迄今已完成50余部影片,有效擴大了梅花獎演員及其代表劇目的影響力,為中國傳統戲劇藝術插上了傳承和傳播雙翼。
全媒體時代考驗著戲劇的生存方式。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說,浙江小百花越劇院今年推出的越劇《新龍門客?!吠ㄟ^創新傳播方式火爆出圈,在全媒體時代對戲劇與互聯網的結合作了有益探索,為中國戲劇和梅花獎的發展帶來諸多啟示。
該劇曾嘗試在短視頻平臺上全程直播,吸引了近千萬人次觀看,近4000名觀眾發布了超1.4萬條評論。該劇主創還開通了社交媒體賬號,與觀眾、網友交流互動。
越劇《新龍門客?!穭≌眨ㄐ氯A網發)
“二度梅”獲得者、河南豫劇院名譽院長李樹建也于近年帶領豫劇演員走進直播間,將地方戲曲唱進普通人手中的方寸屏幕。
“要把直播間的觀眾當作劇場的觀眾,把點贊當作掌聲,把留言評論當作調查問卷。我們一定要擁抱互聯網,讓更多人了解豫劇等戲曲,從而使傳統藝術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崩顦浣ㄕf。
李樹建(左)在直播間介紹戲曲服飾。(來自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
采寫:白瀛、許文嫣、曾凡乙
編輯:白純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