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中央放一個迷你足球
運動員們手持遙控手柄等待裁判發令
哨聲起!
六只遙控艇在水中“踢”起了足球
搶奪球權 躲避阻擋 推球入門
球進了!
在北京市“我要上全運”
航海模型項目選拔賽的現場
一項需要技術、配合和一點運氣的
海陸模型足球團體賽(航海,三對三)
引人注目
繼天津全運會后再度回歸
模型項目在第十五屆全運會
群眾賽事活動的166個小項中
獨占12個席位
海陸模型足球團體賽
(航海+車輛,三對三)
更是首次進入全運會
天津全運會航模項目比賽現場。
記者一場接一場地觀摩了
航海模型足球團體賽
并得出結論:
“看這個上癮、刺激
給個板凳 我能坐著看一整天”
規則、操作看似簡單
比起賽來卻充滿挑戰和意外
——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到手的球被擠飛了
對抗中“受傷”的推球器
難舍難分的對手
比賽局面的千變萬化
讓這項運動更具魅力
在裁判吹響結束哨前
雙方都不可掉以輕心
“比賽挺激烈的 不確定性很大
趣味性也挺強的
和足球一樣要用到搶斷、防守的技術”
趙磊和兩個兒子在比賽中。
參賽者趙磊是一名模型愛好者
在他的影響下
兩個兒子也愛上了模型運動
經常參加全國和市里的青少年比賽
“航模對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手眼協調能力都很有幫助”
根據此次選拔賽規程
團體項目參賽隊須由三人組成
須含18歲以下和40歲以下運動員各一人
趙磊也終于有機會和孩子一同組隊參賽
“你們喜歡這項運動嗎?”
“喜歡!”“喜歡!”
父親和兩個孩子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盡管他們在小組賽以一勝二負出局
但趙磊說“享受比賽比成績更重要”
北京市古城中學連續四年承辦航模賽事
校長林樂光認為
青少年參與模型運動
是件“多贏”的好事
“模型考驗學生對
結構的認知、動手能力、協作能力
不僅科技含量高
學生在比賽中還能感受到奧林匹克精神
鍛煉堅毅的品格”
在我國加快建設
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的背景下
隨著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技術的發展
模型項目的教育普及有著長遠意義
在明年第十五屆全運會的賽場上
不同種類的海陸空模型都將亮相參賽
相信會有更多人通過全運會
認識和喜愛上這個酷炫的體育項目
記者:胡佳麗
圖片:白禹、唐克、陳澤國、胡佳麗
編輯: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