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追“星星”的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24 13:54:51
來源:新華社

中國故事|追“星星”的人

字體: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星星猶如鑲嵌在夜空中的璀璨明珠,吸引著無數人抬頭仰望。在這片星空之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止步。

  在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石阡縣甘溪仡佬族侗族鄉(以下簡稱“甘溪鄉”)的群山之中,每當夜幕降臨,星空便如畫卷般緩緩展開。

  這里的星空不僅承載著人們對宇宙的無盡遐想,更見證了一段從“躲星星”到“追星星”的“奇幻旅程”。

  躲星星

  作為火箭殘骸落區,貴州省石阡縣承擔著西昌衛星發射主落區殘骸回收的任務。每次火箭發射的時候,火箭落區的人們都要到寬闊的室外躲避,剝離的火箭助推器宛若流星墜落,家長和老師則會告訴孩子們這是在“躲星星”。

  家住甘溪鄉的偏遠村落里,12歲的仡佬族女孩劉應梅,從記事起,便開始了“躲星星”,她早已記不清自己和家人到底躲了多少次“星星”。

  “小時候,每當村里的大喇叭響起,家家戶戶都會牽著牛羊,提著煤油燈去‘躲星星’。大家聚在視野開闊的地方或者是學校的操場上,等待著‘星星’的到來。那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星星’到底是什么,只知道要聽大人的話,保護好自己?!眲坊貞浀馈M管“星星”的墜落從未帶來人員的傷亡。

  掠過天際的火箭,似是流星劃過。伴隨著破空的數聲長嘯,由遠及近,來到了人們頭頂上空。橘黃色的火焰,點亮了夜晚,也照亮了那一張張抬頭仰望的面龐。只聽見一聲巨響,火箭助推器的殘骸便降落在附近山頭的密林之中,而助推器搭載的衛星則繼續駛向太空,飛入宇宙。

  12歲的侗族少年譚羽晨就讀于甘溪仡佬族侗族鄉小學(以下簡稱甘溪小學),也是劉應梅的同班同學。曾親眼見過火箭殘骸的他說,“‘星星’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遠,真想看看它們到底是什么樣子!”。

  看星星

  從陌生到熟悉,從害怕到了解,“躲星星”的奇妙經歷,讓當地的孩子們對航天火箭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那些關于宇宙、關于“追星星”的夢想,也在這些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悄然萌芽?!拔叶嘞肴セ鸺托l星的發射現場,親眼看看真正的‘星星’,發射時又是怎樣壯觀的景象?!眲房释卣f道。

  2022年11月初,甘溪小學廣播傳來通知:“中國飛天夢科技志愿團將在我校選拔兩名小朋友,前往西昌觀看火箭發射,去追星星,去圓飛天夢,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2022年11月中旬,中國飛天夢科技志愿團團長李俊天和副團長張海來到甘溪小學進行選拔,當李俊天正式通知劉應梅和譚羽晨順利地通過了考驗,可以一起去西昌觀看衛星發射時,孩子們高興地雀躍歡呼。

  為了幫助孩子們圓夢,2022年11月22日,中國飛天夢科技志愿團聯合中國航天五院、貴州省科協和石阡縣人民政府,帶著劉應梅和譚羽晨趕赴西昌衛星發射基地,觀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

  望著窗外飛馳的景色,劉應梅和譚羽晨心潮澎湃地唱著歌。在歌聲中徜徉的兩個孩子,第一次走出重重大山,用好奇的雙眼打量著陌生的世界。隨著汽車駛向遠方,孩子們離看“星星”的夢想又更近了一步。

  驅車從貴州石阡出發,跨越云南曲靖,趕赴四川涼山,11月23號凌晨一點,他們來到了西昌這座“航天之城”。作為中國首個完成兩百次發射的航天發射中心,無數航天人用熱愛和奉獻在這里創造了新的紀錄。

  追星星

  終于來到火箭發射的預定日期,2022年11月27日,當劉應梅親眼看到發射塔架上已經整裝待發的火箭時,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感嘆,“火箭太大了,感覺自己特別渺小”。站在她身旁的譚羽晨也眺望著遠處的火箭,想要把每一處細節都留存在記憶里。

  “5、4、3、2、1”,當倒數時刻響起,一聲“點火!”令下,濃煙滾滾中,火箭底部發出耀眼光芒,將夜空照亮?;鸺睕_云霄,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無數目光追逐著不斷升空的火箭。

  站在發射場邊,親眼見證火箭發射時的場景,劉應梅和譚羽晨感到深深地震撼,不由自主地向夜空敬禮。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逐漸消失在夜空中的光點,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那一刻,他們的心也跟隨著發射的火箭回到了家鄉石阡。

  “親眼看到火箭和自己想象中有很大差距,以前覺得火箭很小又遠,這次看到火箭無比巨大,距離很近,發射時震耳欲聾,感覺腳都要震麻了”,剛看完火箭發射的譚羽晨,立即打電話給遠在家鄉的媽媽,激動地分享著自己的難忘瞬間。

  近距離體會火箭在眼前升空,在劉應梅和譚羽晨心中,也種下了一顆“飛天夢”的種子。

  回到甘溪小學后,劉應梅和譚羽晨成了同學們眼中的“小明星”。他們迫不及待地與同學們分享看“星星”的經歷和感受,講述著衛星發射時的震撼場景。兩人的生動講述也激發了同學們對“星星”的向往和好奇,讓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萌生了為祖國去探索、去飛翔的夢想。

  劉應梅和譚羽晨的“追星之旅”,掀起了全校熱愛科學和航空航天知識的“熱潮”。

  這個熱潮一直持續至今。近日,甘溪小學的學生們通過動手實踐,制作火箭和衛星的簡易模型、了解火箭和衛星的具體構造及發射過程,以此迎接4月24日的中國航天日。

  “一個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意味著一個家庭走出大山。觀看衛星發射,見證中國科技的最前沿,讓兩個孩子打開了眼界,促進他們成長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航天夢的種子也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备氏W校長蔡大夫感慨道。

  “我也想去天上,就像王亞平姐姐一樣,在宇宙中看地球是啥樣。我一定會走出大山,飛得更高、更遠?!眲吠箍盏男切?,堅定地向爸爸劉紹孝說道。腿腳不便的劉紹孝則溫柔地看著女兒,欣慰地說道:“你替我看到了更大、更廣闊的世界?!?/p>

  監制:衛鐵民 劉暢

  記者:歐東衢 周宣妮 劉勤兵

  編輯:李妍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貴州分社

  聯合制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