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日電 題:跨越山海的愛心陪伴——武大學子與新疆孩子的筆友情
新華社記者茍立鋒、周生斌、丁磊
春日傍晚,飯后的活動間隙,阿瓦克孜將書挪到一邊,騰出桌面空間后,拿出一張信紙攤開,用手小心翼翼地展平,鄭重寫下“見字如面”幾個字,撓了撓頭又琢磨了一會兒,這個新疆女孩繼續傾訴心事。
在新疆雙河市高級中學,第25屆支教團成員王仡柯(前)給同學們上攝影選修課(4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一年多來,阿瓦克孜和武漢大學的志愿者累計通信十幾封,從最初拘謹的自我介紹,到現在無話不談的親密摯友,遠方素未謀面的姐姐給了阿瓦克孜太多指導、鼓勵和希望,也讓她心中對未來的憧憬愈發清晰?!拔姨貏e想考上武漢大學,成為像姐姐那樣優秀的人?!卑⑼呖俗闻d奮地說,去年她收到了武大130周年校慶明信片,這讓她更加向往武大校園。
阿瓦克孜就讀于新疆雙河市高級中學,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子。2020年武漢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在雙河市高級中學發起“山水知行”書信陪伴計劃,“孩子們其實對未來充滿好奇,也有很多青春的煩惱無處訴說,通過書信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的初衷?!睍r任支教團團長的王強說。
“山水知行”書信陪伴計劃是武漢大學學生公益活動品牌之一,旨在以書信的形式,邀請武大學子與偏遠地區的孩子結成一對一筆友,讓關注偏遠地區教育的大學生們,以哥哥姐姐的口吻來為孩子們解答成長過程中的困惑、煩惱。
“我有點偏科,經常會寫信向武大的哥哥請教學習方法?!?9歲的柯哲然從一開始寫幾百字到如今每封信洋洋灑灑3000多字;“姐姐說‘事忙而心閑’讓我受益匪淺?!?8歲的閆翊桐喜歡遠方筆友字里行間的那份淡雅灑脫;“我養了姐姐當時在這里支教時接生的小貓,現在經常在信里給她寄貓咪照片?!?7歲的趙一冰在研支團學姐回到武大后,依然和她分享著生活點滴。
孩子們的問題五花八門,關于學習、關于生活、關于未來人生,武大學子的回復耐心細致,有鼓勵、有叮嚀、有無限關愛。一紙書信,咫尺天涯,在即將邁入人生下個階段前,這些祖國邊疆的孩子們收獲了來自遠方的滿滿善意,他們和武大哥哥姐姐間的筆友情日益深厚。
從天山腳下到長江之濱,借助武漢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牽線搭橋,截至目前,雙河市高級中學累計有450余名學生以書信的形式,與武大學子結為筆友,他們在3200余封信件中彼此陪伴、共同成長,分享著成長過程中的足跡與經驗,成為跨越山水的知音摯友。
研究生支教團一年一屆輪換,來支教的武大學子不僅是任課老師,更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看見外面世界的窗口。在第25屆支教團里,王仡柯開設了攝影選修課,閆睿篪教同學們打羽毛球,而寫信傳統也被他們傳承下來。
2023年,雙河市高級中學的吳梓卓、韓莫凡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詞以另一種方式照進現實?!澳軌蛴龅窖兄F的哥哥姐姐們,是我一生之幸?!眳氰髯空f。
如今,雙河市高級中學參加書信計劃的學生和武漢大學的志愿者每月寫一次信,信件統一投遞到學校的珞珞信箱里,“郵差”就是在學校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而信箱是以武漢大學曾經的網紅狐貍珞珞為主題設計的??缭角饺f水,紙短情長的愛心陪伴讓兩地青年學子的心緊緊相連。
一屆又一屆武大學子遠赴新疆支教,背后是整個援疆工作的多年持續投入。十幾年來,湖北省黃岡市累計有近百名教師來到雙河市高級中學任教,學校重本上線率顯著提升。
不久前,王仡柯和支教團成員們寄走了又一批信,時間還沒過去幾天,但很多孩子已經頻繁問起,自己的回信到了沒有?!熬拖褚豢脴鋼u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跨越山海的書寫與陪伴,意義或許就在于此?!蓖踟羁抡f。
在新疆雙河市高級中學,第25屆支教團成員閆睿篪(左一)給同學們上羽毛球選修課(4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雙河市高級中學,第25屆支教團成員王仡柯為同學分發回信(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雙河市高級中學,學生收到“山水知行”書信陪伴計劃的回信(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雙河市高級中學,學生阿瓦克孜給武漢大學學生寫信(4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