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丨守堤 抗洪 護家園——遼寧張家屯鎮防汛見聞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4 19:17:34
來源:新華網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丨守堤 抗洪 護家園——遼寧張家屯鎮防汛見聞

字體:

  新華社沈陽8月14日電 題:守堤 抗洪 護家園——遼寧張家屯鎮防汛見聞

  新華社記者高爽

  12日,遼寧沈陽新民市張家屯鎮柴家窩堡村,村民們趁著兩場陣雨間隙,起壟開溝、補種白菜??吹酱蠹颐β档纳碛?,張家屯鎮黨委書記楊瑞長舒了一口氣。

  “白菜重新種下去了,又有新盼頭了?!睏钊鹫f。

  張家屯鎮是遠近聞名的白菜產地,這里出產的白菜因耐貯運、口感鮮脆爽嫩受到市場青睞,以其為原材料腌制的酸菜更是該鎮重要創收來源。然而,就在十幾天前,連續多日的降雨,把剛播種的白菜籽泡在了地里。

  不僅如此,鎮里堤壩被沖毀、農田被淹,洪水有倒灌進村風險……為守護下轄12個行政村村民生命財產安全,當地黨員干部、群眾和救援隊伍等沖向前線,搶修堤壩、搶收農作物、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一幕幕溫情畫面在大雨中涌現。

  強降雨過后,張家屯鎮后大河泡村受災嚴重?!白约?個魚池被沖開4個,他卻一直守著村集體的魚池不肯回來……”后大河泡村村民古麗珍抹著淚回憶7月26日夜間的大雨。

  安撫了妻子,古麗珍的丈夫張洪芳接過話:“我63歲了,黨齡近20年,擔任后大河泡村黨支部書記12年。我馬上卸任了,這可能是我作為村支書為村里做的最后一件事。守了兩天兩宿,村里3個魚池的魚苗還是跑了不少,心疼啊。要是少損失一點,村民就能多得一點?!?/p>

  烏牛堡子村是張家屯鎮地勢最低的村,在此次汛情中險情最重。作為烏牛堡子村小組長,67歲的高國光幾夜未眠——他第一個發現蒲河沿線烏牛堡子段及偏堡子段險情,后期又發現大堤漏點,為固堤搶修爭取了寶貴時間。

  考慮到高國光年齡較大,村干部和親友都勸他不要參加夜巡工作?!拔覐男≡诤舆呴L大,常年義務擔任村巡堤員,防汛經驗豐富,哪有淤堵、哪里的堤壩容易出險情,我一清二楚,我必須上!”高國光說。

  當地黨員干部、群眾在烏牛堡子村村委會門口裝沙袋。(受訪者供圖)

  險情上報后,第一批沖上烏牛堡子險段固堤搶修的,是張家屯鎮機關黨員干部和17名村黨支部書記。

  “烏牛堡子村有潰壩倒灌風險,災情比鎮里其他村重,我們安排好本村工作后,都趕過來幫忙?!睆埣彝玩偲ぷ哟妩h支部副書記趙鳳山說,“大家裝沙袋、扛沙包,兩個晝夜沒休息。我們是村干部,更是黨員,不僅要對自己村負責,也要對全鎮的百姓負責?!?/p>

  “如果村子真淹了,我不知道怎么和村民交待。鎮里其他村的干部都來支援,我能做的,就是更拼?!睘跖1ぷ哟妩h支部書記包賀欽忙碌了三個晝夜,直到天放晴時,他才卸下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黨員干部帶頭干、爭搶拼的感染下,張家屯鎮700余名村民、企業職工加入到守衛家園的“戰役”中。經過12個小時不間斷作業,加固堤壩600余米、搶修村路300余米,及時阻止洪水倒灌進村。

  烏牛堡子村連夜開展群眾轉移安置工作。(受訪者供圖)

  如今,汛情退去,張家屯鎮生產生活有序恢復,但很多防汛抗洪的故事,仍在村民口中流傳:汛情突然,村干部挨戶登記造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1148名群眾安全轉移安置;30余名在沈陽市區學習工作的青年聞“汛”返鄉,奔赴一線抗洪,年齡最小的年僅19歲;搶修堤壩時,裝砂石的編織袋不夠,周邊大米加工廠打開庫房表示“米袋子一樣用,要多少有多少”……

  雨過天晴,張家屯鎮正有序開展搶排農田積水、病蟲害防控工作?!胺姥纯购榈年P鍵硬仗都打下來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后續工作?!睏钊鹫f。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