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5年的那個夏天,張純如來到南京,尋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她探索在南京城的蜿蜒小道上,從此撥動了命運的齒輪……

張純如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奶奶口中的張純如,擁有一顆最純粹的心。

國家記憶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楊夏鳴說,當年他作為翻譯陪同張純如采訪,那時的張純如很年輕,也很嚴謹,每次采訪的第一個問題一定是要幸存者授權她。

1997年,張純如出版了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
該書出版不到一個月,就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并被評為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

張純如的書出版后影響很大,此后,美國在線(AOL)拍攝紀錄片《南京》,第一次從西方人的視角講述了那場南京浩劫,在2007年的美國圣丹斯電影節上,該片引起了轟動,甚至被稱為“中國版《辛德勒的名單》”。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犯下的慘無人道的法西斯暴行,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難以泯滅的傷痛。

“一個人的力量”也能改變世界,張純如用短暫又絢爛的一生拯救了那些被遺忘的人。

為什么是她?這個問題將永遠有人會問。也許,答案就在那個夏天,在追尋真相和夢想的路上,縱使一個人也絕不會獨行。

統籌:李杰 王健
編導:田甜
記者:夏鵬 武瑩景
包裝:夏勇
鳴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