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蹤跡十年“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9 10:29:5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十年蹤跡十年“心”

字體:

  有這樣一個醫護團隊,他們研發出了全球首個國產心臟瓣膜?!搬t”路漫漫,他們一直勇攀高峰。

  2014年至2024年,這是中國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迅速發展的十年,也是醫者勇敢探索的十年。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心臟大血管外科教授郭應強帶領微創瓣膜團隊自主研發的手術范式,目前已經逐步推廣應用到全國300多個城市。

  十年間,從試驗到推廣,很多心臟病患者重獲“心”生。

  十年間,每一次手術的成功,每一次技術的突破,每一次產品的迭代改進,都凝聚著醫師們的滿腔熱情和堅定信念。

  患者新生

  “我能登上珠峰大本營,是因為背后有一群醫生們在攀登醫學的高峰?!苯?,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一間會議室里,55歲的患者鄧偉(化名)激動地說:“非常感謝醫護團隊,讓我在手術后還能有機會實現攀登珠峰的夢想?!?/p>

  椅子上系著粉色飄帶,房間里放著悠揚的音樂……當天,這間簡樸的會議室布置得很溫馨,仿佛家人聚會一般。

  經心尖穿刺導管內主動脈瓣置換術(簡稱TAVR手術)10周年見面會——大屏幕上的主題有些晦澀難懂,但對真正經歷過的醫生和患者來說,這卻是一次令人激動的會面。

  2年前,鄧偉被確診為主動脈瓣重度病變,嚴重心功能不全,走路都要大口喘氣。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診后,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教授郭應強帶領團隊為他做了TAVR手術,讓他重獲“心”生。

  “人體心臟有四扇瓣膜組成掌管血液流通的‘閥門’,如果‘閥門’失靈,‘心動’就會受到影響?!惫鶓獜姼嬖V記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全國較早開展微創心臟瓣膜手術的醫療中心之一,2014年,團隊率先完成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微創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TAVR手術俗稱“不開刀的瓣膜置換術”,不需要開胸,在手術過程中,醫生通過股動脈穿刺送入介入導管,將人工心臟瓣膜輸送至主動脈瓣區后打開,從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復患者的瓣膜功能。

  雖然手術很成功,但鄧偉內心一直有道過不去的坎?!白鐾晔中g后,我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病人?!彼貞浾f,有段時間,晚上做夢都覺得害怕,一直沉浸在“生病”的陰影中,平時走路快了都害怕心臟受不了。

  這樣惶恐的日子讓他非常不安,想起自己手術前四處游歷、熱愛運動的生活,鄧偉下定決心,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決定,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攀登珠峰。

  猶豫許久,今年3月,鄧偉開始行動?!跋露Q心后,我并不魯莽,我先咨詢了醫生的意見,醫生說我的心臟可以,但還是建議謹慎行事。于是,我就每天開始走路,兩條腿負重8公斤每天走5公里,這樣慢慢恢復鍛煉。4月底,我還登上了秦嶺的最高峰,這讓我更有信心了?!彼f。

  今年7月,55歲的鄧偉克服了對寒冷和高反的恐懼,登上了海拔超過5200米的珠峰一號大本營,見到日思夜想的日照金山和壯闊風景?!敖涍^這次登山,我終于邁過了心中那道坎,無論今后發生什么事,我都可以坦然接受?!彼χf,表情非常釋然。

  鄧偉將登上珠峰大本營的消息,分享給了其他患者和手術團隊醫生,希望激勵更多患者直面恐懼、勇敢生活。

  “與傳統手術相比,TAVR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希望能提升大家的就診意識,促進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惫鶓獜娬f。但他也提醒,“挑戰高原還是要慎重,對大多數患者來講,穩妥為好”。

  作為十年前全國首例接受TAVR手術治療主動脈反流的患者,74歲的侯磊(化名)也分享了術后十年的變化?!艾F在我能夠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勞動,感覺很幸福?!?/p>

  全球首款

  在麻醉醫師的眼里,手術只分兩種:心臟手術和非心臟手術。凡是涉及心臟的手術都是大手術,以往心臟瓣膜手術需要開胸,是一項創傷較大的手術,讓麻醉醫師們提心吊膽。

  作為最初參與TAVR手術的麻醉醫師,看著手術范式的不斷進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全科醫學中心副主任兼日間手術中心主任、麻醉科教授梁鵬非常感慨?!笆昵?,我們沒想過今天這個手術范式能造福這么多患者,還能研發出國產的產品?!?/p>

  他告訴記者,隨著團隊技術的不斷進步,手術時間已經不斷縮短,以前需要幾個小時的手術,現在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有利于減輕患者痛苦,降低手術風險,大幅縮短住院時間。

  TAVR手術作為一種微創介入導管技術,帶來心臟介入治療的一次全新革命。記者了解到,作為全國最早開展微創心臟瓣膜手術的醫療中心之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還開展多學科協作,組建了國內最大的經心尖微創手術中心,承擔多項相關臨床試驗及研究工作,長期致力于心臟瓣膜疾病微創診療的臨床轉化應用和基礎研究工作,專注于復雜危重瓣膜疾病的微創治療。

  截至目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累計完成TAVR手術超過2000例,手術成功率位居世界領先水平。郭應強教授團隊還牽頭研發了全球首款主動脈瓣反流和狹窄雙適應癥TAVR產品,并獲批上市,該成果獲得了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鄧偉、侯磊等多位患者置換的主動脈瓣,都是該團隊牽頭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制造”。

  郭應強告訴記者,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國外患者中主動脈瓣狹窄居多,我國患者則是主動脈瓣反流居多,研發更適合我國瓣膜病患者的介入瓣膜成為攻堅難點。

  “我們剛開始也用國外的產品,但后來發現很多產品不適合國內患者,我們就聯合多個學科一起研究,慢慢改進,終于研發出了一款適合國內患者的主動脈瓣?!惫鶓獜娬J為,這也是醫院一直倡導的醫工結合理念的落地。

  不僅要讓患者活下去,更要活得好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郭應強帶領團隊研發的手術范式和瓣膜產品正在不斷得到推廣應用。截至目前,全國已成功開展大約3萬例TAVR手術。

  2014年11月22日,在中華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上,郭應強帶領團隊完成了中國首個TAVR治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手術直播,這也是該年會歷史上首次進行手術直播。自此之后,郭應強帶領團隊通過手術演示、培訓班、交流講座、手術帶教等方式,培訓帶教超過100家國內外醫院,推廣相關技術。不僅如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每年還主辦西部瓣膜論壇,與國內外同行交流TAVR手術經驗,積極推動TAVR手術在國內外的普及應用。

  “我們不僅希望患者活下去,更關心患者活得久、活得好?!惫鶓獜娬f,他們還在全國首次提出心臟瓣膜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希望通過創新管理方式提升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讓患者更好地回歸家庭和社會。

  郭應強介紹,心臟瓣膜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是從患者需求出發,為術后患者提供全病程的健康照護、一對一隨訪管理和專業化就醫指導,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續的隨訪和生活方式的管理,也需要指導和關注?!惫鶓獜娬f。

  “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很貼心,醫護團隊經常定期隨訪了解我的身體情況,我覺得很安心?!痹诤罾诳磥?,10年倏忽而過,他不僅重獲“心”生,更重要的是,重拾對生活的熱愛。

  “醫生是在跟死神搶時間,你讓病人多等一分鐘,死亡率就會增加一分?!惫鶓獜娖谂?,“下一個十年,我們希望能將很多大型手術變成‘日間手術’,實現24小時之內入院到出院,造福更多患者?!保ㄓ浾叨〖t)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