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升級的小崗,奔跑的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1 11:02:09
來源:新華社

中國故事|升級的小崗,奔跑的村

字體:

  1978年,在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貼著身家性命發起大包干簽字,摁下紅手印,分田單干,也摁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驚雷?!案母飫撔?、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至今仍被津津樂道。

  斗轉星移四十多年,在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大勢中,小崗村的“一聲驚雷”早已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勃勃生機——“分田單干”的“小田”又悄然整合成了連片沃野;“聰明田”“智慧田”成了“小崗牌”農業發展的新標簽;小崗村的“父輩們”在自家的“農家樂”里樂開了花……昔日背水一戰的小崗村,早已“奔跑著”走進新的故事。

 “改”出新生活,小崗再升級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沒有糧……”40多年前,“文革”剛剛結束,農民自主經營不被允許,嚴重的平均主義死死捆住了農民的手腳。在那個“不許包產到戶、不許分田單干”的年代,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鍋飯”,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小崗村,每到農閑時節都有村民出去逃荒要飯。

  視頻畫面來自《國家相冊:驚雷第一聲》

  為了吃飽飯,關友江、嚴金昌等18位小崗村農民決定“鋌而走險”。1978年初冬的一個黃昏,他們在一紙契約上摁下“紅手印”,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大包干”——“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當年把土地‘分’到戶的目的,就是今年干起來明年我的肚子就能吃飽?!睍r隔40多年,“大包干”帶頭人關友江仍清晰地記得那個夜晚鄉親們淳樸卻堅定的意志。

  “大包干”第一年,小崗村結束了20多年吃救濟糧的歷史,而由此展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則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小崗村的改革不僅促進了農業生產的飛躍,更為后續農村綜合改革和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視頻畫面來自《國家相冊:驚雷第一聲》

  40多年來,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闊步前進。小崗村當年的“一聲驚雷”,已潛入千家萬戶對幸福生活與時俱進的追求里,延伸著鄉村的勃勃生機。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農村發展也面臨新需要。中國陸續出臺關于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政策,允許農業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內出讓經營權,鼓勵農民將承包的土地向種糧大戶、合作農場和農業園區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濟。

  2008年,種了大半輩子地的關友江把自己的20多畝地全部流轉了出去,和兒子在一起創辦了“大包干農家菜館”?!巴恋亓鬓D后,我家能專心經營農家樂,一年收入十幾萬元,這是種地收入的好幾倍?!彼f。

  鳳陽縣委常委、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告訴記者,流轉后村里各家的“小田”可以組成“大田”,這既可以讓土地更有價值,也再次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

  7月25日,“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在自家開辦的農家樂里展示小崗村旅游紀念品鳳陽花鼓。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2016年以來,小崗村開展了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今年初,關友江等8位“大包干”帶頭人和其他村民一起,領取了每人700元人民幣的分紅,小崗村分紅實現六連增。小崗村創新發展公司、小崗村旅游投資公司等“村企一體”企業陸續成立——小崗人始終未停的改革步伐,見證著希望田野上振興的力量。

  “農”字里折射出時代光譜

  炎炎夏日,小崗村種糧大戶程夕兵放心不下地里的水稻,又穿上膠鞋,騎上電瓶車去田間查看。這位流轉了700多畝地的61歲農民,每隔幾小時就要到地里看一看。

  “國家不會讓我們種糧的農民吃虧?!背滔Ρ硎?,近年來,從新修的水利工程為農田及時灌水,到金融貸款幫助他買農機、買農資、支付流轉費用等,村里都給予了很大支持?!叭ツ晔粘商貏e好,收入60多萬元?!?/p>

  小崗村種糧大戶程夕兵在田里觀察水稻長勢(2024年7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近年來,小崗村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個方面,不斷賦予“農”字更多的時代內涵。

  多家落戶小崗的農業企業通過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提升了土地資源的價值。

  從2017年開始,北大荒集團與小崗村開展深入合作,流轉了500畝土地,經過土地清理,配備蟲情檢測燈、田間攝像頭等現代化智能物聯網設備,將原先小崗人眼中的“荒地、爛地”變成了如今的高標準示范化農田。

  “經過我們加工后的稻米產品,比普通稻米價格高許多?!卑不帐≌艄让资称房萍加邢薰靖笨偨浝碓^東說,該廠區26名一線員工全是小崗本地村民,企業去年也實現了1.5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

  從高標準示范化農田打造到智慧農業應用在小崗村的田間地頭,以農為本的小崗村人,真正見識了規模農業和科學種植的力量。

  同時,一個匯集了鳳陽花鼓表演、傳統釀酒作坊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街區已經建成?!靶彺逡呀洀淖钤绲膯渭兘哟慰陀斡[,發展到如今集鄉村休閑、民宿、研學游等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模式?!背菔行彺迓糜瓮顿Y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強告訴記者,今日小崗村已成為知名鄉村旅游目的地。

  跑出城鄉融合“加速度”

  “這是我們課本里說到的那個小崗嗎?”

  “85后”小崗人楊偉經常在直播中被顧客這樣問及。去年,楊偉和村里幾個年輕人嘗試著把小崗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直播銷售。他自豪地說,直播是講好小崗故事的新方式,讓外界看到一個“鮮活”的小崗。

  楊偉在直播間介紹著本地香米(2024年1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3年前,傅先來作為國際水稻推廣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到小崗。他曾在印尼、越南、法國等地從事有關新型優質品種培育工作?!澳壳?,我的50畝標準化農田和200畝展示基地都已建設完成?!备迪葋碚J為,根據小崗氣候,這里適合開展抗旱水稻培育。

  在小崗村的主干道改革大道旁,一座農業產業園已經頗具規模,盼盼食品、蒸谷米等多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勢頭火熱。

  小崗村內,幼兒園、學校、5G網絡和千兆寬帶、銀行服務網點、手機營業廳等一座座現代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金融業務、養老保險、家庭醫生等一項項城市服務不斷引入小崗、服務村民。

  “我心中美好、現代化農村的模樣正在小崗一步步實現?!?0后姑娘嚴妹是“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的孫女,她在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村里成了一名旅游講解員。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中農村的發展是關鍵?!案母锊煌2?,這始終是小崗與時代同行的法寶?!崩铄\柱說,積極探索城鄉融合發展,做好農產品上行至城市、服務好人才下行到農村既是小崗的時代新命題,也是小崗改革發展的新起點。

  不斷升級的小崗村,“跑”出了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姿態,正是千萬個當代中國鄉村蓬勃發展的縮影。

  統籌:衛鐵民、劉暢

  記者:郭晨、趙金正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安徽分社

  聯合制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