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書扁壺
1984年出土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遺址
泥質灰陶的質感
器表飾細條豎藍紋
這類陶器在陶寺遺址是較為普通的日常器物
朱書扁壺的口部、腹部
呈現一面鼓凸
另一面扁平、微凹的形狀
是古人盛水的用具
在出土時
朱書扁壺已經殘碎
考古人員在陶片上發現紅色的印跡
刷去表面浮土后
扁壺兩側出現兩個符號
其中一個形狀酷似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文”字
今人對這個符號的解讀
有多種推測
4000多千年前的“文”形符號
為人們想象和考證那個年代架起了橋梁
隨著陶寺遺址考古工作的持續展開
2002年至2007年
考古人員對陶寺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進行發掘期間
發現一片帶有朱書的陶扁壺殘片
再次證明20世紀出土的朱書符號
并非孤例
策劃:萬方 王子暉
編導:袁晗 張敏彥 王俊玲
文案:王瑞資
主持:王瑞資
制作:王兆杰
鳴謝:陶寺遺址博物館
新華網新聞中心 山西頻道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張敏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