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充滿歡樂的校園令人生畏,厭學情緒在孩子心中悄然滋長,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近日,一場心理沙龍在南京市“寧教授”工作室舉辦。中學生、家長和心理老師共同參與討論。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學生出現厭學甚至休學,引發了家長和老師思考其背后的心理原因。

作為家長,要保持與孩子充分有效地溝通,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以一種接納包容的心態,給孩子“托底”的情感支持和關愛。

南京曉莊學院陶老師工作站是一家公益性心理輔導機構,不僅為學生提供心理援助,也開通了家長熱線,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出現學業等壓力時的心理狀態,指導家長學習疏解方法。


在南京,一些學校也嘗試與專業心理機構合作,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關注和解決。

今天的學生要迎接未來全新的學習場景,在教育專家看來,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育生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青少年維護心理健康。

專家認為,“今天”的教育要接受“明天”的檢驗,重點在于學生精神世界和學習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家長和老師要呵護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以更開放和陽光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挑戰。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田甜
作者:夏鵬 魏可欣
包裝:夏勇
配音:馮譯霆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