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汶川-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17 10:32:5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回望汶川

字體:

  汶川,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地方。

  滿懷期待與祝福,16年后,我回到闊別已久的汶川。

  高遠之處山峰嶙峋,盤旋在山腰那曲折險峻的道路,如縷縷飄帶纏繞在綠水青山之間,成為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

  山野里、田疇上,四處彌漫著秋的成熟,近看房前屋后菜園草地,滿眼是無盡的芬芳。秋收時節,蘋果、石榴、枇杷和李子掛滿了枝頭,吸引四方游人前來品嘗。高聳的碉樓,整潔的民居,造型獨特的木祭和色彩鮮艷的傳統服飾,充滿濃郁的民族文化風情。不少游客選擇自駕,邀約親朋好友來到好客汶川,暢游羌族山寨,品嘗秋天的味道,感受羌寨的風情……

  眼前的景象令我驚訝,心中不禁在問:這里是汶川嗎?是在那場大地震中變成一片廢墟的汶川嗎?

  (一)

  2008年,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頃刻間,一座美麗的城市化為廢墟,場面讓人痛徹心扉,不忍回首……

  次日清晨,我與新華社記者郝遠征、賀長山一行3人飛抵成都,開啟20多年記者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次采訪。救助中的感人場面,一次次讓我潸然淚下;廢墟下的生命之歌,一次次令我感動。我內心強烈地感受到:災難磨礪意志,精神與希望同在,信念是不滅的光芒。汶川,一定會從廢墟上崛起。

  此次四川之行,帶著思念與祝福,我走進了汶川。

  汶川,因岷江(古稱汶江)而得名,有兩千多年的郡縣史。相傳是上古時期夏后氏首領大禹的故里。約公元前21世紀,大禹帶領先民疏通江河,新修溝渠,發展農業,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創立了拯救蒼生的豐功偉績。

  《三國志·蜀書·秦宓傳》記載:“禹生石紐?!睍x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鯀納有莘氏女曰志,是為脩己?!辨?,是夏王朝的國姓。大禹治水有功,舜賜其母姓“姒”。大禹治水的故事被當地百姓傳為佳話,為后世留下動人傳說。

  在川西高原的層林疊嶂中,在岷江上游的翠綠河谷里,在“西羌門戶,大禹故里”的汶川綿虒,大禹文化旅游區坐落于此。陽光明媚,在藍天白云、鳥語花香和潺潺溪流的陪伴下,我走進大禹農莊。

  秋風輕拂,桂花散發出馥郁優雅的香氣。實木結構的農莊木屋依山而建,推開窗戶,飄來陣陣花香。將寧靜內斂珍藏于山林之間,返璞歸真恬淡而自然,大禹農莊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如此幽靜美好。原生羌族歌聲中大禹的傳說,就發生在這里。靜靜享受崇尚自然的本真生活,在質樸純粹中尋找一份內心向往的淡泊,這里是時光悄然駐足的角落,此心安處是吾鄉。

  人間煙火與珍饈佳肴相遇,餐桌上的每一道菜肴都是大自然恩賜的綠色食材,令人盡情享受美食的樂趣?!盎钏B溪”魚池里有珍貴的魚種,這里還有通過太空種子繁育而成的有機蔬菜,以及融合了羌、藏、回等多個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這些新鮮可口的食物,不僅滿足了味蕾,更讓人品味到鄉村生活的質樸與美好。

  夜幕降臨,篝火晚會、烤肉、鍋莊舞、羊皮鼓舞……大禹農莊一片歡騰。熊熊火焰照亮羌山的夜空,映照著七彩羌繡女主人們光亮紅潤的臉龐,在這濃郁的風土人情中,令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被譽為“云朵上的民族”的羌族人,正跳起他們傳統的羊皮鼓舞——這一汶川縣的傳統舞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羊皮鼓舞舞姿靈巧,豪邁粗獷,領舞者左肩扛神杖,右手執銅鈴,其他表演者則手執羊皮鼓,圍著火塘歡跳。4歲的羌族小男孩兒耶格成了舞場上的明星,他年紀雖小,卻跳得有板有眼,非常投入。他的母親趙志花告訴我,小耶格從一歲多就開始跟隨身為羊皮鼓舞非遺傳承人的爺爺趙俊成學習這門技藝。

  小耶格的父親余小趕提到,他們居住在海拔2500米的月里村,100多戶人家中,很多人都會跳羊皮鼓舞。趙俊成的三個兄弟——趙國軍、趙友順和趙小成都是這門舞蹈的高手,其中二弟趙友順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小耶格耳濡目染,跳羊皮鼓舞的天賦,可謂與生俱來。趙友順說,羊皮鼓舞是羌族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他們從月里村,跳到成都,跳到上海、哈爾濱和北京,要一代一代跳下去……如果說羌族歌舞是一杯醇香的美酒,那么羊皮鼓舞無疑是一部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經典民族史詩。

  (二)

  汽車沿著江邊飛馳,沿途我看到了青山綠水間最美的風景。高山頂上白云藍天間架起了一座座電信基站,遠處山腳下,汶川縣霸州小學氣派的教學樓格外醒目。來到無憂城堡子關,走進位于縣城西南岷江河畔的威州鎮陽光社區一期。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小區里無花果樹長得非常茂盛,枝頭果實累累。

  午后的陽光格外溫暖,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朱澤云向我們介紹,“陽光社區現有羌、藏、回、漢等多個民族2075戶居民4963人,作為汶川縣災后重建居民安置小區,這里是集公園綠地建設、美麗幸福文明和諧家園、大禹文化、感恩文化等為一體的新型綜合示范社區?!睆男∩L在海拔1800多米的索橋村的朱澤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羌族漢子,他感慨地說,“千百年來,我們羌族人的生活條件艱苦,自然環境惡劣。汶川地震后,國家為我們建設那么好的社區,大家都非常感恩?!?/p>

  采訪中我得知,逢年過節,社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及豐富多彩的羌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賽,如“推桿”“紐棍”“跳背篼”,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增添了生活的樂趣,增進了民族團結。特別是每年秋收后的十月初一,舉行隆重的“還天愿”活動,宰牛羊,備祭品,祭山謝神。從此歲歲相沿,逐漸演變成如今的“羌年”。

  就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順著歌聲,我走到涼亭邊,只見一位身穿綠色上衣的女士在彈奏電子琴,周圍八九位中老年人正在合唱《我愛你,中國》。原來,這位女士是汶川縣老藝人協會樂團的范曉敏團長,她正帶著團員們排練節目,接著還演唱了《我的祖國》《夢幻汶川》《花兒納吉》《云朵上的羌寨》等歌曲。團員有67歲的馬建國、60歲的梁百齡、79歲的蔣玉蘭、62歲的鄧友君等,他們當中有藏族、羌族、回族、漢族。范曉敏說,我們這個老藝人樂團,也算汶川當地的一個“民族樂團”,彈奏的都是民族樂曲,演唱的都是民族團結幸福歌……

  范曉敏是土生土長的汶川羌族,她的丈夫在一次車禍中高位截肢,癱瘓多年,平時她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顧丈夫?!般氪ǖ卣鹱屛覀兊募覉@頃刻間變為廢墟,當天下了一夜的大雨,余震不斷,我們被臨時安排在阿壩州師范學校,救援人員送來一塊塑料布鋪在地上,讓丈夫躺下,雨還在不停地下,當時真是發愁:我們怎么活下去,以后的日子怎么過……是黨和政府、全國人民為我們建了那么好的陽光社區,我們過著安寧舒心的生活。今天站在桂花樹下,聆聽美妙的歌聲,我心里很快活,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天更比一天好?!?/p>

  幸福源于對生活的滿足,感恩源于對幸福的感知。退休后,范曉敏擔任樂團團長,常常自編自演自彈自唱,帶領社區退休人員演唱歌曲,開展娛樂活動,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用范曉敏的話來說:“感黨恩,報國情,最美的歌唱給黨,獻給軍人和祖國,這就是我們的心愿?!?/p>

  (三)

  天高氣爽,秋風吹拂,沐浴著清晨的陽光,我來到汶川縣綿虒鎮虒語民宿。這里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山嶺原野連成青黃一片。我靜坐觀景,池塘里,蓮蓬荷葉雖已枯,卻帶著一種不屈的氣節,讓人感受到一種堅韌不拔、向上勃發的力量——在我心中,這就是汶川的精神象征。

  在綠茵茵的草坪上,我見到了虒語民宿49歲的藏族女主人張永芳。她曾擔任雕頭村副主任,2021年開始修建這家民宿,2023年3月民宿正式開業。走進院子,環境優美宜人,裝飾風格迥異的房間常??蜐M。張永芳說,夏天游客到這里采櫻桃摘草莓,秋天摘蘋果摘李子,品嘗獨具民族特色的“虒饗”美食。這里的水好,做出來的綿虒豆腐味道獨特。許多游客在這里,體驗傳統手工磨豆腐,自己動手做出來的豆腐還能帶回家。此外,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游客也慕名前來觀光游覽住宿。張永芳說,開辦民宿后,收入顯著增加,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不久前,張永芳和我通電話時,我問她:“冬天生意怎么樣?”她自信滿滿地說:“沒問題!離我們這里不遠處,建了阿爾溝羌人谷滑雪場,前不久開業了,吸引不少人來滑雪,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冬天我們仍然有生意。新聞里說,‘羌年’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下我們汶川名氣更大了,相信這個春節一定會有更多游客到我們這里觀光旅游、滑雪、品嘗美食?!?/p>

  張永芳在電話中熱情地邀請我去汶川過年。她高興地說:“我們已經在為過年準備殺豬菜,釀米酒,裝香腸,熏臘肉,忙得不可開交?!狈畔码娫?,她爽朗的笑聲久久回蕩在我的耳邊。

  記得離開汶川的那個早上,站在岷江邊,我遙望高原的藍天,看著碧清的江水流向遠方。在汶川,種子聽見了泥土的呼吸,森林聽見了萬物的心聲,天空聽見了飛鳥的鳴唱,而我聽見了星空的細語,深切感受到汶川大地的巨大變化與未來新生。(杜京)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