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訪談:謀發展·啟新篇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訪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1/22 16:54:31
    來源:新華網

    權威訪談:謀發展·啟新篇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訪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

    字體:

      新華社上海1月22日電 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訪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

      新華社記者王永前、楊金志、楊有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海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以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保障,勇于開拓、積極作為,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

      2024年上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城市經濟規模進入了5萬億元以上的新階段。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上海如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此,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

      持續推動“五個中心”功能提升

      問:2025年上海將如何進一步深化“五個中心”建設?

      答:我們要用好央地協調推進機制,不斷強化“五個中心”建設的整體效應、平臺效應、放大效應和輻射效應,持續推動“五個中心”功能提升。

      一是增強國際經濟中心核心功能。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高成長企業,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加快打造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產業特色化、差異化、協同化發展。

      二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服務能級。豐富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產品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優化人民幣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

      三是推動國際貿易中心提質升級。精心辦好第八屆進博會,持續放大溢出帶動效應。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進一步提升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能級。

      四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資源配置能力。拓展航貿數字化平臺重點應用場景,完善液化天然氣、綠色甲醇等航運綠色燃料供應體系,大力推動航運智慧綠色轉型。

      五是強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策源功能。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重大科技項目,建立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組織實施機制。

      全力落實好穩增長各項任務

      問:城市經濟規模進入了5萬億元以上的新階段,新的一年上海將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回穩向好?

      答: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上海要全力落實好穩增長各項任務,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千方百計提振消費。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積極促進商品消費,更加注重推進服務消費擴容升級。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行動,辦好“五五購物節”等重大促消費活動,推動高能級、高流量、高品質的演出、賽事、展會等落地,持續放大商旅文體展聯動效應。積極推動外來消費加速增長,提升入境人士消費便利度,大力發展免退稅經濟,持續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繼續實施、儲備一批“兩重”建設項目,用好增發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加力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產,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確保全年重大工程投資2400億元以上。

      千方百計促進外貿穩量提質。落實好國家出臺的一攬子穩外貿政策。特別是要加大信用保險、政策性融資等金融支持力度,強化運力保障、通關便利等綜合服務保障,加快發展中間品貿易、跨境電商和海外倉。

      同時,繼續強化為企服務,完善招商和服務一體化推進機制,深化落實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減輕企業負擔,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

      問: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集中承載地,2025年上海將如何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進一步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

      答:新的一年上海要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更好地為國家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

      一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大力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我們將深化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出臺浦東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加快全球營運商、全球機構投資者集聚,全年新增各類總部機構100家。深入推進臨港新片區壓力測試,擴大外資班輪沿海捎帶、國際中轉集拼、汽車國際分撥等業務規模。

      二是持續擴大市場準入水平。加快落實新修訂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加大醫療健康、文旅等新興領域的開放力度,聚焦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領域推動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地。

      三是加快復制推廣一批制度創新成果。要深入推動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建設,支持更多有條件、有需求的區復制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果。

      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問:在加強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新的一年上海有何重點部署?

      答: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海要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水平,加快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推動產業高端化。深入實施三大先導產業新一輪“上海方案”,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低空經濟、大飛機、海洋裝備、空間信息、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2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

      推動產業智能化。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實施“模塑申城”工程,支持制造、金融等重點領域垂類模型建設,夯實智能算力、行業語料等關鍵支撐,打造更多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標桿場景,推動更多企業加速數智化轉型,大力培育發展智能經濟形態。

      推動產業綠色化。完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和綠色低碳供應鏈體系,推進綠色工廠、零碳園區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健全產業綠色發展綜合服務平臺。

      推動產業融合化。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生產性服務業特色集群,支持生產性互聯網服務平臺提升產業鏈整合能力。

      用心用情用力推進民心工程、辦好民生實事

      問:上海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次提出地。新的一年里,上海將如何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我們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推進民心工程、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強全體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大力度促進群眾就業增收。今年上海全市要新增城鎮就業60萬人以上,比去年的目標多5萬人。上海高校2025屆畢業生預計達到24.6萬人、再創新高,我們要精準做好校園招聘、就業指導等服務,幫助他們就業創業。

      更大力度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今年上海全市要新增3000張養老床位、3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3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繼續推動二、三級醫院專家號源下沉社區,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更大力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暢通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渠道,完善人民建議征集、“三所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機制,加強重點區域、場所治安巡防巡控,持續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