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月24日電 寒冬臘月,踏進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西楊家埠村的和興永畫店,陣陣墨香夾帶著木香撲面而來。不少顧客慕名前來購買楊家埠年畫,街頭巷尾彌漫著濃濃的年味。
楊家埠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楊乃東正在店里忙碌著。先定位好木版位置,用小錘子輕輕敲擊,然后蘸取顏料,在宣紙上依次套印,一幅色彩鮮艷的“灶王年畫”便躍然紙上。臨近春節,正是年畫銷售旺季?!拔規缀趺刻於技影嗉狱c,依然供不應求?!睏钅藮|說。
1月14日,楊乃東在印制年畫。新華社記者 王志 攝
楊家埠木版年畫興起于明朝洪武年間,盛行于清朝,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鼎盛時期曾“畫店百家,年畫千種,畫版上萬”。其特點是構圖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艷。2006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灶王年畫”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寓意人財兩旺、平安吉祥。從祈福納祥的傳統年畫,到反映民間生活的風俗畫,楊家埠木版年畫題材廣泛,包含增福招財、多子多福、家庭興旺等多種寓意,寄托著民眾質樸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朽稿畫樣、雕刻木版、手工套印、烘貨點胭,是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數百年的制作技法,印制一幅年畫需要大大小小50多道工序,且全部為手工完成。
和興永畫店套印間里擺放的年畫木版。新華社記者 王志 攝
刻刀不僅鑿刻木版,更是雕琢年味。制作楊家埠木版年畫,雕刻木版是最關鍵的一步。要先在梨木板上雕出線版,線條要清晰流暢,人物五官要有神;然后,分不同顏色刻出色版,再進行套色印刷,最后裝裱而成。
和興永畫店的套印間內,整齊地擺放著一摞摞年畫木版。800多套、3500多塊年畫木版,歷經幾代人的傳承,彌足珍貴。
楊乃東是這家百年畫店的第十三代傳承人。10歲左右時就跟著父親學習制作木版年畫,已手握刻刀50多年。如今,除了用門神、財神、童子等傳統祥瑞形象制作年畫,他又陸續推出了以十二生肖和二十四節氣等為題材的新作品。
楊乃東的兒子楊科委是個“85后”,在爺爺、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學習刻板、套印。如今他不僅能獨當一面,還將楊家埠木版年畫搬上網絡平臺,致力于弘揚非遺。
楊乃東指導兒子楊科委雕刻木版。新華社記者 王志 攝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楊家埠木版年畫的題材和形式不斷創新?!伴T神”“福娃”等躍出畫框,攜手各種時尚單品、潮流文創,煥發新的生機。
“今年春節前,幾款熱銷年畫的月銷量都超過1萬張?!睘H坊和興永傳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理楊靜說,通過將楊家埠木版年畫與手機殼、扇子、雨傘等時尚物品結合,當地企業推出了系列文創產品,贏得了不少年輕人的青睞。
楊乃東創作的《靈蛇獻瑞 紫氣東來》年畫。新華社記者 王志 攝
農歷蛇年將至,楊乃東花費5個多月時間創作的《靈蛇獻瑞 紫氣東來》年畫,圓形輪廓寓意圓圓滿滿;上方的牡丹花代表富貴;周圍環繞著祥云,整體寓意“吉祥如意,紫氣東來”;整幅作品象征著國富民強,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策劃:令偉家
統籌:陳灝、劉雅萱
記者:王志、吳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