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誓詞碑傳奇-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3/05 13:52:1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民族團結誓詞碑傳奇

    字體:

      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云南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民族團結園內,巍然矗立著一塊特別的石碑——民族團結誓詞碑,歷經歲月洗禮,這塊石碑依然熠熠生輝。

      民族團結誓詞碑高142厘米,寬66厘米,厚12厘米。這是1950年底召開的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的重要文物,是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在邊疆多民族地區成功實踐的歷史見證,也是邊疆地區各民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載體。

      70多年來,圍繞這塊碑,各族群眾書寫了代代相傳的民族團結佳話,奏響了跨越時空的民族團結主旋律,澆灌著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絢爛。

      豐碑

      1950年,云南普洱專區各民族代表一共35人,受邀到北京參加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國慶觀禮,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感受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深切關懷。

      回到普洱后,大家向1950年底召開的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提議,以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把永遠團結一心跟黨走的誓言記錄下來。1951年元旦,普洱專區26個民族1000多名群眾舉行盟誓大會,現場剽牛、喝咒水,立下誓詞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48名各族代表在碑上簽名。

      豐碑永鑄,誓言永恒。70余載過去了,民族團結誓詞碑不僅沒有被歲月侵蝕,反而持續煥發出灼灼光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此我們一心一德”是鮮明特質,昭示各族人民“永遠跟黨走”的共同信念;“團結到底”“大家庭”是根本價值追求,昭示各民族團結一心、命運與共的共同意志;“平等自由幸?!钡拿篮迷妇?,激勵各族群眾團結奮斗?!皧^斗”是落腳點,是實現“平等自由幸?!鄙畹谋赜芍?。

      學者認為,盟誓源自少數民族傳統習俗,誓詞源自各族人民對黨的無比信任、對祖國大家庭的無比熱愛,誓詞碑精神內涵豐富,折射了云南等邊疆地區各族人民團結進步的光輝歷程。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李正洪說,誓詞碑印證了黨對民族工作的強大領導力,體現邊疆各族兒女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目前形成“一心向黨、愛國奉獻;團結到底、命運與共;堅守初心、奮斗筑夢”的共識作為誓詞碑的精神內容。

      “誓詞碑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痹颇洗髮W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利友說,誓詞碑是我們黨民族工作的金字招牌,永放光芒。

      “這是我父親方有富的簽名,這是他一輩子最驕傲、最光榮的事?!睋崦褡鍒F結誓詞碑碑文,年屆五旬的哈尼族漢子方財兵濕了眼眶。他是70多年前民族團結誓詞碑簽字代表方有富之子。

      方有富在部隊屢立戰功,退伍后帶領鄉親們建設水電站,改變家鄉落后面貌,并始終以民族團結誓詞碑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身份向各族群眾講述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故事,直至去世?!?017年,我接力成為誓詞碑的義務講解員?!狈截敱f,“這塊碑是各族同胞一心跟黨走的見證,是大家許下的莊重誓言,老輩這樣說,也這樣做了!”

      翻開歷史卷宗,可以證實,參加民族團結誓詞碑簽字的每一名代表都始終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為民族團結作出了貢獻,沒有一個人違背當初的誓言:傈僳族代表李保,面對匪徒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慘遭活埋而死;19歲的佤族青年代表巖火龍,以自殺的方式勸說養父不要相信反動派,要跟共產黨走;傣族代表俸郁清,從北京醫學院畢業后,回到邊疆為基層衛生事業奉獻一生……

      在云南,不止有誓詞碑,還有“盟誓塔”。1950年,各民族代表們回到普洱后,走村串寨講述到北京的所見所聞,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用自身影響力消除民族間的隔閡、促進各民族團結,引導各族群眾堅定跟著共產黨走。在普洱西盟佤山各民族團結保家衛國大會上,當地頭人和民族群眾代表3000多人參加了“壘石盟誓”,立下了“佤山各族人民永遠跟著毛主席、共產黨走,??菔癄€永不變心”的誓言,形成了西盟佤山的民族團結“盟誓塔”。

      “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故事,我們從小耳濡目染,先輩們的精神始終伴隨激勵著我們成長?!逼斩形髅丝h力所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娜思說,正是因為先輩們誓死捍衛著民族團結,并為民族團結事業奉獻一生,才有了今天我們邊疆人民心向黨、團結一致謀發展的欣欣向榮。

      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取得的偉大成就讓方財兵感到自豪和欣喜。他一想到70多年前立碑盟誓的先輩們,心里就難以平靜,于是約著蘇國文、趙珍、巖克姆、刀金玉、李扎丕、張興業、羅宗成一起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當地各族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過上幸福生活的情況,表達牢記誓言跟黨走、為民族團結和邊疆繁榮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拔覡敔敹谖覀?,要一心跟黨走,他還撰寫民族團結誓詞碑資料,傳給我,我又傳給孩子?!笔脑~碑簽字代表羅恒富的孫子羅宗成說。

      “70多年來,各族群眾一心向黨、團結奮斗,推動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書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生動篇章?!?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提出殷切希望:發揚先輩光榮傳統,更好續寫誓詞碑故事,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

      錦書蘊深情,字字動人心。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云嶺大地引起熱烈反響。各族干部群眾表示,要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努力譜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

      瞻仰誓詞碑,參觀紀念館……每天都有社會各界人士來普洱民族團結園感受民族團結光輝歷史?!懊恐v一次誓詞碑故事,我對‘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就更多了一份情感認同?!敝v解員周林說,自己要用心講好中華民族一家親和誓詞碑故事。

      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楊林興說,誓詞碑見證了黨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光輝歷程,彰顯了黨的民族理論與政策的感召力,體現了中華各族兒女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念,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

      傳承

      陽光明媚,紅旗招展。2025年1月1日,正值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建碑74周年,寧洱縣普洱民族團結園內舉行重溫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等儀式和活動,奏響“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主旋律。

      “我們各民族的代表,永遠牢記囑托、一心向黨、感恩奮進、愛國奉獻,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記心間、融入血液,弘揚民族團結誓詞碑光榮傳統,共守祖國疆土,共建美好家園,誓為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面向誓詞碑整齊肅立、高舉右拳,現場數百名各界代表齊聲宣誓,喊出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強音。普洱市市長王剛說,普洱市將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誓詞碑光榮傳統,凝心聚力推進邊疆繁榮穩定。

      “民族團結誓詞碑上的誓言在普洱地區民族團結歷程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引領作用?!逼斩褡鍒F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唐登岷之子唐進說,我們傳承先輩精神,昭示著新一代普洱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續寫民族團結華章的決心。

      看著國旗升起在誓詞碑前,盟誓代表后代們心潮澎湃?!案赣H生前反復叮囑我要帶頭踐行民族團結誓言?!狈截敱钴S在宣講一線,把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歷史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巖克姆是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拉勐的外孫,現任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連月來,他深入普洱市多個鄉(鎮)、學校以及群眾家中,分享民族團結誓詞碑故事,為廣大干部群眾講授了一堂堂生動的民族團結思政課?!懊褡鍒F結是各民族共同的財富,一定要將民族團結的精神一代代傳承弘揚下去?!睅r克姆說。

      眼下,普洱民族團結園內,每天都有大巴進出,游人更是絡繹不絕?!白尭嗳肆私饷褡鍒F結誓詞碑的優良傳統和建碑歷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睂幎h民族團結進步義務講解員吳卓嶧說,每天都有周邊州市、縣區單位團隊和散客前來瞻仰觀光,重溫誓詞碑上的錚錚誓言,講解員平均每天講解4場次。

      作為寧洱縣委黨校校務委員,吳卓嶧不僅義務宣講誓詞碑故事,還與同事奔走各地,尋訪誓詞碑簽字代表和首次赴京觀禮代表的后人并整理口述史?!跋容吋捌渚袷谴髽涞母?,后代及其傳承是枝葉,而黨員干部,就要擔當輸送營養的莖脈?!眳亲繋F說,我們要讓這些動人的故事傳頌得更遠。

      近年來,寧洱縣按照“一碑、一館、一基地、一景區”的建設思路,對普洱民族團結園進行了集中升級打造。寧洱縣委統戰部部長黃靜說,要再現當年盟誓立碑的場景,并不斷地深挖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豐富完善相關史料,充實紀念館展廳的展陳內容。

      目前,有關民族團結誓詞碑的著作、學術論文、文藝作品等不斷推出,如《親歷與見證:民族團結誓詞碑口述實錄》《瀾滄水長》《基石——云南寧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紀事》等,對續寫民族團結誓詞碑故事起到了積極作用。

      孫女問:為啥不同民族的人可以在一起?

      趙珍堅定地回答:因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趙珍是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整董鎮整董村曼賀井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她帶領群眾發展茶葉、咖啡等產業實現增收致富,還經常為大家講解誓詞碑的故事。

      “當年,我的爺爺為了參加北京的國慶觀禮,從普洱長途跋涉至昆明乘坐飛機。他于8月底啟程,歷經翻山越嶺的艱辛,耗時20多天才抵達昆明,隨后再飛往北京?!弊鳛槠斩褡鍒F結誓詞碑盟誓代表的后人,趙珍從小受到爺爺的影響和教育。

      多年來,趙珍通過開設民宿、種茶、種橡膠致富后,把寨子里的婦女召集起來,成立傣族織錦非遺工坊,將織錦的技術教給她們。趙珍和姐妹們不斷改良創新,改進技藝,讓傳統的織錦與現代審美融合,衍生出更多新產品,各種款式的包包、披肩、衣服頗受游客青睞?!笆屈h的引領,讓我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能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壁w珍說,自己一定把民族團結的基因代代相傳。

      在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故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干部群眾都為民族團結誓詞碑感到驕傲和自豪,大家賡續民族團結精神血脈,當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促進者、守護者。

      “春夏秋冬千盞茗,東西南北一家人?!睂懺趯幎h西城社區“連心亭”里的對聯十分醒目,各族居民每天都會在亭子里喝茶、議事,共商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共樂幸福生活。

      西城社區是多民族聚居的社區,獨立相鄰的利民、鳳鳴、老印刷廠三個老舊小區曾互設圍墻,環境臟亂差,矛盾糾紛多。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和綠美社區建設,三個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在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下,居民們心氣順了,和諧共居?!耙煤镁o鄰民族團結園的優勢,常態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居民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記心間、融入血液?!蔽鞒巧鐓^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馬應思說。

      白利友說,民族團結誓詞碑是黨創造性貫徹執行民族政策,解決民族問題,建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標志,蘊含著團結愛國守邊疆、同心同德跟黨走的寶貴精神。

      道路

      “推窗見青山,憑欄聽流水,古道蹄聲響,入夢那柯里?!眮淼讲桉R古道驛站寧洱縣同心鎮那柯里村,就會跟鄉愁撞個滿懷?!拔蚁矚g這里的民族團結友好氛圍?!遍L亭外茶莊主人李東潔說,這是開店的基礎,也是當地發展的前提。

      曾經,那柯里只是一個以哈尼族、彝族為主的小村子和專門供馬幫食宿、休息的驛站。歷經歲月洗禮,那柯里逐漸發展起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那柯里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產業,村民通過開農家樂、民宿客棧、茶莊等脫貧致富。

      那柯里民族團結示范戶高仕興家共有9口人,有漢族、哈尼族、傣族、彝族4個民族,全家人居住在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宅里,經營茶葉生意,每年的收入十分可觀?!拔覀円患胰撕湍老嗵?,其樂融融?!备呤伺d說,不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只有團結和睦,才能越來越興旺。

      “經過發展以普洱茶文化、傳統文化等為特色的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產業,昔日古道驛站變成網紅打卡地,那柯里已經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村?!蓖逆傸h委書記周瑜說,那柯里現在是漢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7個民族共居,其樂融融。

      “那柯里是民族團結促發展的代表?!睂幎h委書記周強說,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寧洱縣摘掉貧困標簽,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精神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吳世雄說,云南廣泛開展“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等教育實踐活動,云嶺大地各族兒女就像民族團結誓詞碑上寫的那樣,一心向黨、團結奮斗,攜手推動邊疆穩定繁榮。

      在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山上,布朗族村民蘇國文家兩代人許下的夢想折射邊疆巨變?!白∶┎莘?,吃不飽、穿不暖?!边^去窮苦的場景刻在80多歲的蘇國文腦海中。當年,他的父親蘇里亞作為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的成員之一,在首都見證了國慶盛典?;氐郊亦l后,蘇里亞召集族人說出三個夢想: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一心一意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總有一天,公路會挖進山寨里,會用“鐵?!眮砝绲?,會過上黑夜和白天一樣光明的日子。

      “父親的三個夢想早已實現?!碧K國文說,如今景邁山水電路網全通,家家有產業,戶戶住小洋房,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每天都有游客來游玩,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蘇國文也說出自己的三個夢想:辦好教育、保護好古茶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拉祜拉祜拉祜喲/快樂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樂到永遠……”藍天白云下,綠水青山間,老達保村的歌聲嘹亮。

      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民小組是個拉祜族村落,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拉祜族口傳史詩“牡帕密帕”的傳承地。近年來,老達保村探索黨建與文化旅游有機融合新路子,采取“黨支部+公司+農戶”模式,成立民族歌舞演藝公司和文藝隊,全村118戶加入公司,大家拿起鋤頭干活,放下鋤頭唱歌,推出《快樂拉祜》《擺出一個春天》等歌舞節目,讓眾多游客流連忘返。

      現在,老達保村每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00余萬元、群眾分紅70萬元,人均年增收3400元?!按迕裢ㄟ^唱歌跳舞過上了好日子?!崩线_保村黨支部書記彭娜兒說,我們的路子就是發揮黨組織引領、組織作用,發展農文旅融合產業,帶領群眾共同富裕。

      那柯里、景邁山……云南各地都在書寫著“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團結奮斗故事。新時代以來,云南強化黨的領導,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推動民族地區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深入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續深化,固邊穩邊興邊呈現新氣象。

      傍晚時分,在麗江市古城區麗水金沙廣場,隨著樂曲響起,各族群眾不約而同地邁開舞步,不少游客也加入到舞蹈隊伍之中?!昂望惤數氐呐笥褌円黄鹛?、一起笑,感覺很放松?!痹诂F場“打跳”的安徽游客陳凱說。

      這是來到麗江的游客朋友和當地各族群眾一起“打跳”的日常一景。眼下,“打跳”成為麗江一項特色旅游體驗項目,游客參與“打跳”,不僅可以體驗少數民族歌舞文化,還能交到真心的朋友。

      作為文化旅游大省,云南持續推出別具特色、精彩紛呈、種類繁多、群眾樂享的文化旅游產品,發布10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旅游線路,打響“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品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云南還持續實施“石榴紅”等工程,廣泛開展“結對子”“手拉手”“心連心”“一家親”等活動。

      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云南著力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各族群眾共同邁向現代化,全省整合資金用于民族地區建設,突出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創新實施“幸?;ㄩ_”工程、“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建設等工程,一系列三年行動和項目向民族地區傾斜、向民族地區聚力,2015年至2023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云南將民生工程作為民心工程抓好抓實,各族群眾民生福祉不斷增強?!眳鞘佬壅f,全省93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各族群眾都住上安全穩固的房子,喝上甘甜的自來水,水泥路修到家門口,不少鄉親開上小汽車,全省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

      “古話說,單翅不會飛,獨腳不會跑,手足要團結?!碧K國文說,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澆灌民族團結進步的“幸?;ā?。(記者王長山 字強)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