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影像鏈接丨守護文化根脈,共筑精神家園_2025全國兩會大型融媒體專題_新華網

兩會·影像鏈接丨守護文化根脈,共筑精神家園
2025-03-09
11:21:49
來源:新華社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
著眼新一年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目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一系列安排
全國兩會期間
全國政協委員“95后”姑娘楊鈺尼
在“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上說
電影《哪吒2》中有一段配樂
用的是貴州侗族大歌
傳統文化不能僅靠靜態保存
更要在時代浪潮中蓬勃生長

↑點擊聆聽《哪吒2》中的侗族大歌配樂
楊鈺尼表示
先輩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古老的歌謠
更是突破創新的精神

不僅是電影和非遺
跨界融合正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
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爆款”
為中華文化實力圈粉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侗族大歌隊的演員們在“村超”足球場上表演(2024年9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中國春節成功申遺
哪吒“踏火”領跑票房
《黑神話:悟空》召集全球“天命人”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人民群眾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情愈發高漲

今年農歷新年
安徽黃山魚燈、廣東潮汕英歌舞等
傳統民俗活動
帶火“文化游”“非遺游”
從“中國年”到“世界年”
越來越多人從春節中
找尋傳承的喜慶與歡樂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民間藝人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人民廣場舞火龍(2025年2月12日攝)。新華社發(宋文攝)
在廣東汕頭市潮陽區,塔館英歌隊隊員在街頭表演(2025年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以“悟空”“哪吒”為代表的
中華文化IP持續“出圈”“出?!?/p>
帶火多個打卡目的地
延伸“文化+”長鏈條


游人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東馮村的哪吒主題墻繪前拍照(2025年3月1日攝)。新華社發(陳彬攝)
人們在德國2024年科隆國際游戲展《黑神話:悟空》拍照區拍照(2024年8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從非遺的傳承保護
到中式美學的年輕化表達
從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
到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
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
讓我們跟隨這些鮮活的影像
感受中華文化在傳承與突破中
蓬勃生長的向上力量

以故宮瑞獸“甪端”為原型的故宮博物院首部兒童音樂劇《甪端》在香港首演。(2024年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參賽者在2024澳門國際龍舟賽中慶祝(2024年6月10日攝)。新華社發(張金加 攝)
游客在江西景德鎮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休閑(2024年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隋尚君 攝
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村民們在改造后的河道上進行“劉三姐河上實景演出”(2024年8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觀眾在北京參觀“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2024年9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游人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良渚博物院觀賞展品(2024年10月5日攝)。新華社發(徐軍勇 攝)
一名外國觀眾(右二)在北京體驗“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非遺項目(2024年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在位于法國巴黎的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一名觀眾參觀“中國·唐——一個多元開放的朝代(7至10世紀)”展覽(2024年1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排隊購買鳳冠冰箱貼(2024年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春節”申遺成功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羌年”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我國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實踐
別開生面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圖片分別為春節期間民俗活動(上,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浙江慶元縣的木拱橋(下左,吳春平攝)、四川阿壩羌年慶?;顒樱ㄏ轮校?、黎族織錦技藝(下右,新華社記者蒲曉旭攝)。中華文化燦若星河
在薪火相傳和與時俱進中
一代代華夏子孫
接續奮斗、守護根脈
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策劃:賴向東 鄭衛 魚瀾
統籌:宋為偉 徐亮
制作:魏海 劉勇貞
動圖:施亞磊、李飛、陳嬙
編輯:王諾 方欣
新華社攝影部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