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3月13日電(記者徐弘毅)3月13日是世界腎臟日。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的智慧腹膜透析中心,許多定期復查的腹透患者對護理團隊頻頻豎起大拇指。在他們心中,這些白衣天使不僅是健康的“守門人”,更是可以依靠的“知心人”。
48歲的腎衰竭患者吳先生已經接受腹膜透析近2年,他說,如今自己白天在外工作,晚上回家操作腹膜透析,對生活仍然充滿信心。
兩年前,吳先生身體突然消瘦,就診后查出心臟和腎臟患有疾病。他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先接受了心臟瓣膜手術,隨后被轉至腎內科治療。醫生說,他的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無法正常排尿,必須接受透析治療或腎移植。
慢性腎臟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病情會逐漸進展,最終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廣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一區主管護師簡金蓮說,當前,腎移植受制于供體不足難以充分開展,而吳先生心臟條件不佳,并不適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成為他唯一可行的治療方案。
腹膜透析患者需要在腹部置入一根導管,患者每次透析時,先從體外將透析液灌注進腹腔中,利用腹膜的透析作用來清除體內毒素和多余水分,然后通過導管再排出體外。這是一種居家自行操作的透析治療,需要每天規律透析。
3月11日拍攝的廣東省人民醫院智慧腹膜透析中心。新華社記者 徐弘毅 攝
“當時一下子難以接受,我自己有很多生意上的事情要處理,又是家里的頂梁柱,孩子也還在念書?!眳窍壬锌?,“想到要日復一日透析,實在邁不過心里這道坎?!?/p>
對于護理團隊而言,腎衰竭患者一開始難以坦然接受透析,其實是常事?!斑@種心情我們十分理解,患者需要一些時間去接受,畢竟接下來自己的生活軌跡可能都會有所變化?!焙喗鹕徴f,這時護士們總會跟患者耐心開導、溝通。
“我們總對患者說,腎衰竭并不是絕癥,有些患者堅持做腹透長達十幾年,體力、精神都好得很,有的人胃口比我們護士還好,每頓都能吃一大碗飯?!焙喗鹕徴f,很多患者堅持規律透析都能回歸工作生活。
經過跟護士、病友談心溝通,吳先生開始正視病情,積極進行透析治療。如今,吳先生感到身體狀態比之前明顯好轉,工作生活也回到了正軌。每三個月回醫院復查時,他總是樂于分享親身經歷,跟護士們一道安撫身邊焦慮的病友。
腹膜透析需要患者居家自行操作,護士不僅要教會患者操作方法,還會定期隨訪患者。腹透護理團隊有一部不關機的熱線手機,每周由一位護士輪值接聽,隨時響應患者反饋的各種問題。
“病拖得越長,患者內心就越脆弱?!睆V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一區腹透護理組長曾以林說,“我們努力在第一時間解決患者遇到的問題,鼓勵他們保持積極心態,堅持治療?!?/p>
曾以林使用腹膜透析護理操作模型進行示教。新華社記者 徐弘毅 攝
近年來,智慧腹透系統的推廣應用,讓醫患之間溝通更便捷。2020年9月,廣東省人民醫院啟動智慧腹膜透析中心,為患者提供“從院內到居家”的智能化診療全程管理平臺。曾以林介紹,目前該中心隨訪腹透患者共470多人,其中不少患者堅持每天在系統上記錄健康指標,醫護團隊在線及時指導,形成了良好的醫患互動。
“隨著腹膜透析治療更加個性化、智慧化和便捷化,越來越多腎病患者得以更好回歸家庭、回歸社會?!眮喬I臟病學會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說,無論患者身在何處,醫護團隊始終為生命守護,傳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