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麗江!-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3/20 13:42:23
    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這就是麗江!

    字體:

    麗江古城風光。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青石板上,馬蹄聲遠

    茶馬古道銅鈴搖響

    晨曦中的玉龍雪山

    白雪皚皚,光芒萬丈

    微風拂過湛藍色的湖面

    陣陣漣漪喚醒了遙遠的回憶

     

    這里是麗江

    無數人心中的“詩與遠方”

    每一寸土地都讓人沉醉

    每一縷時光都讓人難忘

    玉龍雪山景區藍月谷風光。新華社發(彭奕凱 攝)

    1

    云貴高原腹地

    玉龍雪山高聳入云

    銀冠刺破蒼穹

    冰川在陽光下流動如星河

    玉龍雪山一景。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虎跳峽中

    金沙江怒吼著

    穿越哈巴雪山與玉龍雪山的臂膀

    浪花飛濺,氣勢如虹

    虎跳峽一景。新華社發(彭奕凱 攝)

    在長江第一灣

    壯美的“V”形弧線中

    奔騰的豪情化作大地的血脈

    寫就歲月的長河

    “長江第一灣”景色。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拉市海邊

    候鳥銜來西伯利亞的風

    瀘沽湖畔

    民族風情的小樓點綴著波光

    瀘沽湖里格半島景色。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老君山上

    九十九龍潭映著丹霞赤焰

    三眼井邊

    人們取水、浣衣、澆花

    泉水流過千家萬戶

    將清澈的日子串成詩行

    游客在麗江古城游玩。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2

    這里是一座活著的民居博物館

    數千座民居院落如珍珠般散布

    方寸小院間大有天地

    歷史觸手可及

    麗江古城恒裕公民居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恒裕公的老宅院里

    阿六叔依然用井水煮茶

    給游客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夜幕垂落

    民謠歌手抱著心愛的吉他

    在四方街高聲彈唱

    篝火旁

    人們穿著不同的服飾

    旋轉成快樂的圓圈

    笑聲和歌聲在夜空中回蕩

    游客和居民在麗江古城打跳游玩。新華社發(趙慶祖 攝)

    白族銀匠用鏨子敲打著同心鎖

    普米族的蘇里瑪酒里映著傈僳族漢子的微笑

    集市上納西語、傈僳語、漢語交織

    萬家燈火中,各民族血脈相連

    ……

    3

    一趟趟觀光列車駛向玉龍雪山

    一滴滴水正化為綠電

    麗江,從未停止生長

    游客乘坐觀光列車游覽玉龍雪山。新華社發(彭奕凱 攝)

    小涼山上的蘋果掛滿枝頭

    華坪芒果染綠了萬畝荒山

    雪山腳下種出“數字玫瑰”

    5G、物聯網、大數據、AI賦能美好生活

    這是列車行駛在麗香鐵路線上。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如今

    茶馬古道上的銅鈴聲早已遠去

    “新麗江人”續寫著屬于自己的故事

    天津姑娘開的咖啡館飄著酥油茶香

    遼寧人建起風和日麗的“星托邦”

    有人在藝術小鎮里“種”房子

    有人把麗江的詩意寫在了饅頭上

    ……

     

    在這片充滿詩意的土地上

    人們用愛與生生不息的奮斗

    寫下新的麗江詩篇

    這是玉龍雪山腳下的麗江古城一景。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祝福你,麗江!

    明天,會更好!

     

    來源:新華社微信

    策劃:宋君毅、李瑜

    記者:王長山、字強、王安浩維、李昂

    參與報道:李夢婷、郎湉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云南分社

    中共麗江市委宣傳部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