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特寫:一座中美人民共建的紀念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0 21:20:16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特寫:一座中美人民共建的紀念館

字體:

  新華社長沙6月10日電 特寫:一座中美人民共建的紀念館

  新華社記者余春生、程濟安

  清晨,湖南懷化芷江機場,一架客機呼嘯升空,劃破山區的寧靜。80多年前,這片土地曾是盟軍遠東第二大軍用機場,無數戰機由此騰空,奔赴抗戰前線。在當時的眾多駐防部隊中,來自美國的飛虎隊駐守時間最長。

  這是位于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飛虎隊紀念館。(2025年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余春生 攝

  歷史的轟鳴仿佛仍在耳畔回響,在這片曾見證烽火硝煙的機場不遠處,飛虎隊紀念館巍然矗立,它是一座全面紀念美國飛虎隊援華抗戰歷史的專題館。

  步入紀念館,一張美國年輕人的彩色照片引人駐足。他是美軍通訊兵約瑟夫·德。1944年秋抵達芷江后,他帶著柯達相機,走遍了芷江的大街小巷。

  1945年8月21日,芷江迎來歷史性時刻:侵華日軍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在芷江向中國軍民投降,并獻交了在華兵力部署概要圖,在記載著投降詳細規定的備忘錄上簽字,史稱“芷江受降”。芷江從此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之地。

  這是約瑟夫·德拍攝的插著白旗的日本投降車。(飛虎隊紀念館供圖)

  當年,恰好身在芷江的約瑟夫·德拍攝下一批珍貴畫面:插著白旗的日本投降車、受降之后芷江街頭熱鬧的場景……一個個標志著勝利的經典瞬間,在他的鏡頭下定格為永恒。

  2014年11月,約瑟夫·德將這些照片捐贈給了芷江?!斑@些照片應該回到歷史的發生地,回到芷江,讓更多的人來銘記這段歷史?!薄@是約瑟夫·德捐贈的初衷。

  在飛虎隊紀念館,由美國民間友好人士捐贈的展品比比皆是。

  “紀念館收藏著5000余件文物,其中超過五分之一是由美國民間友好人士跨越重洋,無償捐贈而來?!别^長吳建宏說。

  這些捐贈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情感的延續。

  這是飛虎隊老兵后人瑪格麗特·金坎農捐贈給飛虎隊紀念館的照片。(2025年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余春生 攝

  在紀念館新設的一個展柜里,擺放著飛虎隊老兵后人瑪格麗特·金坎農2024年捐贈的三張照片:一張是她父親的肖像照,另兩張是她父親當年和中國飛行員、技術人員的合影。

  “父親是當年在芷江戰斗的中美空軍聯隊的一員,幾十年過去了,他依舊記得當時中國技術人員的名字,我以后還會帶更多的照片到芷江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并肩戰斗的歷史?!爆敻覃愄亍そ鹂厕r說。

  紀念館不僅銘刻歷史,更記錄當下友誼的脈動。在最后一個展廳里,記者看到,瑪格麗特·金坎農此前在芷江參加活動的照片也被放置在了墻上,成為這座紀念館最鮮活的歷史印記。

  2024年9月8日,飛虎隊老兵后人瑪格麗特·金坎農(中)展示其捐贈給飛虎隊紀念館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余春生 攝

  “持續不斷的跨國捐贈和民間交往,賦予紀念館超越靜態展覽的生命力。正因如此,這座紀念館始終保持著溫度,是真正‘活著’的歷史見證?!眳墙ê暾f。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