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總師一席談丨中國中車馮江華:為中國高鐵鑄造“奔騰之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17 20:43:01
來源:新華網

大國總師一席談丨中國中車馮江華:為中國高鐵鑄造“奔騰之心”

字體: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題:中國中車馮江華:為中國高鐵鑄造“奔騰之心”

  新華社記者韓佳諾

  在疾馳的“復興號”列車背后,有一群為高鐵打造“心臟”和“大腦”的人。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馮江華,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入職中車株洲所36年來,他從一名普通工程師成長為我國高鐵牽引系統研發的領軍者,主導了從“中華之星”“和諧號”到“復興號”的牽引技術迭代,讓中國高鐵從“跟跑”到“領跑”,最終站在世界高鐵技術的巔峰。

  探索與追趕:助力我國首列高速列車問世

  1989年,馮江華從浙江大學畢業后進入中車株洲所。彼時,中國鐵路技術仍處于“綠皮車時代”,高速列車對中國而言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20世紀90年代,我國鐵路裝備現代化按下了“啟動鍵”。

  1997年開始,國家部委立項支持高速列車自主研制?!爸腥A之星”的研制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我國首列自主設計的高速列車。

  馮江華(右一)在指導高速永磁牽引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受訪者供圖)

  馮江華參與“中華之星”項目研發,并擔任牽引控制技術課題負責人。他回憶:“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高速列車,甚至連高速列車所需的很多核心技術,例如異步交流傳動技術等,還是空白?!?/p>

  馮江華組建了國內最早的電力牽引高性能交流傳動控制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團隊,夜以繼日開展試驗研究,無數次失敗后,最終成功打造中國第一代交流牽引與控制系統平臺,支撐“中華之星”高速列車創造了當時的“中國鐵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時。

  這些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車及關鍵技術,為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國務院批準了我國鐵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亟需高質量高速列車。

  由此,國家實施了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并國產化的發展策略,但牽引與控制等核心技術仍被“卡脖子”。

  對此,馮江華與團隊基于“中華之星”技術積累,積極開展自主關鍵技術研究,先后攻克了電機高性能控制、無二次濾波拓撲脈動抑制控制、列車網絡控制等業界難題,打破國外封鎖,實現我國高鐵自主動力技術的從無到有,讓“和諧號”高速列車裝上“中國心”。

  創新超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

  2012年,原鐵道部啟動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研制。馮江華受命主持研發“復興號”牽引與控制系統。

  以時速350公里世界最高商業運營速度運行,國際上沒有先例。

  為此,馮江華帶領團隊奔赴路局、動車段調研,跟車添乘、測量,采集列車復雜、多變的運行工況數據,分析、解決各種復雜的技術難題。

  2017年6月26日,兩列“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在全球高鐵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

  為適應鐵路運輸新需求、持續提升國際話語權,2021年國家又啟動CR450科技創新工程,提出更高速、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更自主、更可持續、系統更優8個“更”的頂層要求。

  這些硬指標,決定了CR450動車組必須擁有一顆更強勁還更省電的“心臟”。

  馮江華及其團隊研制的永磁牽引技術,成為破題關鍵。具有前瞻性的是,這項前沿核心技術,馮江華早在2003年就已開始布局,并組建國內第一支永磁牽引系統研發團隊。

  馮江華指導高速動車組永磁牽引系統研制。(受訪者供圖)

  當時,大功率永磁牽引技術屬于前瞻性核心技術,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資料。經歷一系列艱難的技術攻關后,2006年,馮江華及其團隊設計出電動汽車用永磁電機;2011年,實現永磁牽引系統在地鐵上首次應用,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永磁牽引系統的空白。

  2015年,時速350公里永磁高鐵開始裝車考核,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高鐵永磁牽引系統技術的國家,這一成果也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馮江華(左二)指導高速動車組永磁牽引系統研制。(受訪者供圖)

  多年的埋頭攻關,成就了我國在高鐵領域的技術新飛躍。

  2023年6月28日,福建湄洲灣跨海大橋上,兩列搭載永磁動力的綜合檢測試驗列車風馳電掣般交會而過,創造了雙向正線交會試驗時速891公里世界紀錄。

  2024年12月,時速400公里CR450動車組樣車正式發布,標志著中國高鐵科技實現了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持續鞏固擴大我國高鐵技術世界領跑優勢。

  總師藍圖:中國交通裝備始終屹立世界之巔

  “總師的眼睛要盯著十年后的中國?!痹隈T江華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中國高鐵網絡圖。他常說:“搞技術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十年后的需求?!?/p>

  如今,他正帶領團隊攻關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技術,并探索人工智能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拔磥淼母哞F不僅要跑得更快,還要更智能、更綠色?!彼f。

  從青澀學子到大國總師,馮江華詮釋了科技工作者的堅守與擔當。他常說:“個人的成長若能與國家戰略同頻,便是極大的幸運?!?/p>

  如今,中國高鐵已奔馳在世界多地,而馮江華依然帶領團隊在創新的“無人區”探索。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交通裝備始終站在世界最前沿?!?/p>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