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光影流年丨抗戰攝影師袁克忠:我是攝影記者,也是戰士-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18 11:07:31
    來源:新華社

    我在現場·光影流年丨抗戰攝影師袁克忠:我是攝影記者,也是戰士

    字體: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赝嵌畏榛饸q月,我國一批新聞工作者活躍在抗戰一線,其中有許多優秀的攝影記者將手中的相機當作武器,以拍攝的新聞圖片作為載體,在民族危亡之際為救亡圖存而呼喚和抗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而英勇奮斗、沖鋒陷陣。當快門聲與槍炮聲交響,他們定格下一個個浴火而生的影像瞬間,凝固了一段不可磨滅的民族記憶。

      從6月26日開始,“我在現場·光影流年”欄目播發“抗戰攝影師”系列報道,展示這些英雄的攝影師和他們拍攝的抗戰經典照片,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袁克忠于1921年出生在河北深澤,1938年參加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他被選派到冀中攝影訓練隊進行學習。之前從沒有接觸過攝影的他在那里學習了關于攝影常識、暗房技術等課程。雖然訓練期間的他只拍過兩三張照片,曬過一兩次小片,看過幾次放大,但當時隊長兼教員石少華的一句教誨卻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攝影就是革命的武器,你們都是革命的種子,將來要撒遍全國?!弊阅侵?,袁克忠正式走上革命攝影道路。

      也是在這一次攝影訓練隊開學時,石少華請冀中火線劇社社長凌子風作詞、音樂隊隊長李濤作曲,創作了攝影訓練隊的隊歌《我們是革命的攝影工作者》——這首歌堪稱我國第一首攝影歌曲。

      “我們是革命的攝影工作者,帶著武器,走進人群去,奔馳戰斗里,把人民憤怒的心火和子弟兵的勝利拍進鏡頭,把敵人的暴行和漢奸的無恥,印成千萬張照片……”

      2005年,時年已經84歲的袁克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然清晰地記得這首歌的每一句歌詞和每一個曲調,演唱起來,滿懷豪情,鏗鏘有力。

      冀中人民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參加八路軍。

      從一名普通戰士成為一手拿槍、一手拿相機的戰地記者后,袁克忠一直活躍在戰爭前線,幾度出生入死。“我是一個攝影記者,也是一個戰士。在戰爭中受過多少次傷,連我自己也數不清了?!?/em>

      他曾化裝潛入敵人碉堡、據點進行攝影采訪活動。有一次他被敵人抓住,敵人用各種殘忍的手段折磨、威逼他,可他始終不屈,敵人一無所獲,只好將以為已經死了的袁克忠扔在了死人堆,就這樣奄奄一息的他才得以逃生。

      “1942年是冀中抗日最為艱苦、殘酷的一年。我多次化裝潛入敵人碉堡,拍攝日寇實行‘三光政策’殘暴罪行的照片。一次被日本憲兵隊發現抓住,他們用壓杠、灌涼水,還當著我刺殺其他被捕同志來威逼我,但最后也沒能從我嘴里得到半點口供?!痹酥以貞浾f。

      死里逃生的袁克忠依然手里拿著槍、懷里揣著照相機,在敵后根據地采訪拍攝。對他來說,這樣危險的經歷幾乎就是“家常便飯”。

      八路軍在觀察敵情。

      抗戰時期,冀中抗日根據地的群眾抬擔架把八路軍傷員轉送到后方去治療。

      從投身革命的青年戰士,到奔赴抗日戰爭一線采訪的戰地記者,袁克忠置生死于度外,在槍林彈雨間努力進行攝影創作,用鏡頭定格下那個時代的硝煙與抗爭,拍攝了許多有歷史價值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重溫這些歷經戰火淬煉的珍貴影像,浴血烽煙猶在眼前,其間所凝聚的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抗戰意志與必勝信念,至今仍震撼人心。

      策劃:費茂華

      編輯:徐嘉懿

      參考書目

      《中國解放區攝影史略》

      《袁克忠:我永遠是一名戰地記者》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