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照片里的TA·抗戰勝利80周年丨“戰爭雖然殘酷,但我從未害怕”-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31 10:23:39
    來源:新華網

    尋找照片里的TA·抗戰勝利80周年丨“戰爭雖然殘酷,但我從未害怕”

    字體:

      這張老照片拍攝于1942年7月,畫面中身著戎裝的少年目光如炬、堅定剛毅。他叫王生,那年16歲,剛調到淮海軍分區新二團時,戰友為他留下了這張珍貴的軍裝照。

    1942年7月,16歲的王生在淮海軍分區新二團。新華社發

      王生的家鄉在江蘇省灌云縣。1938年初春,日寇的鐵蹄踏破鄉村的寧靜。在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中,王生失去了除姐姐之外的所有親人。

      姐弟倆輾轉流浪,最終在1940年迎來人生轉折——14歲的王生毅然加入八路軍,投身蘇北抗日根據地東(海)灌(云)沭(陽)地區的烽火前線。作為教導一旅二團宣傳隊隊員,他背著標語袋、提著糨糊桶穿梭戰場,將“抗日救國”的吶喊“刷”在蘇北大地上,用滾燙的青春喚起無數同胞救亡圖存的決心。

      1943年冬,在蘇北抗日根據地,群眾紛紛將自己的子弟送到新四軍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42年,王生在戰火中光榮入黨,并轉編為新四軍戰士。他主動請纓從相對安全的鹽阜地區重返淮海前線,在戰略反攻的洪流中書寫熱血篇章。在眾多浴血記憶里,1945年的淮陰戰役始終鐫刻在他的生命年輪中。  

      淮陰(現為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淮陰區所在地)是當時蘇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被日軍占領后成為日軍屯兵要地。日軍在淮陰城構筑了號稱“固若金湯”的防御體系:大運河環繞的城墻高達十余米,城池四周密布的鐵絲網、地堡群、炮樓與衛星據點形成立體防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盤踞在此的日偽軍仍負隅頑抗。8月26日至9月6日,為肅清蘇北根據地內的殘留偽軍,新四軍以第3師主力攻取淮陰城。

    1945年9月,新四軍參加淮陰戰役的部隊通過運河浮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王生所在連隊承擔主攻淮陰城西門的重任。面對槍林彈雨,戰士們前赴后繼,架云梯、壘工事、挖坑道??偣ヌ崆?,戰機稍縱即逝,王生和戰友迎著“暴雨般”的子彈強行登城。

      一枚迫擊炮彈在王生身邊炸開,“炮彈爆炸的瞬間,右耳只剩嗡鳴”。老人輕撫左肩胛骨上拇指大小的凹陷,平靜講述著那場犧牲200余人的激烈戰斗:“你們摸摸這里,當時的彈孔還在呢。戰爭雖然殘酷,但我從未害怕,也永不后悔!”

      最終,新四軍第3師以雷霆之勢攻克淮陰,首次解放了這座淪陷6年7個月的古城,使蘇中、蘇北、淮南、淮北解放區連成一片,打通了華中四大解放區的生命線。

    新四軍在淮陰和淮安戰役中繳獲的日軍武器(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中國成立后,王生轉戰公安戰線與工業建設前沿,先后在無錫市公安局、江蘇省公安廳和南京鋼鐵廠工作。

    1950年,王生(右)與妻子虞真在無錫合影(翻拍照片)。

    20世紀60年代,王生在江蘇省公安廳工作(翻拍照片)。

    1974年,王生調入南京鋼鐵廠,在霸王山麓與廠房合影(翻拍照片)。

      離休30余載,他和戰友們組建戰地回訪團編撰史料,在校園與教育基地講述抗戰故事,將抗戰精神化作種子播撒。

      2019年7月4日,在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王生(右一)與南鋼離休老干部參觀史料陳列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華社發(吳斌 攝)

      2019年7月4日,在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王生(右二)與南鋼離休老干部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發(吳斌 攝)

      2019年7月25日,王生在南鋼“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專題黨課上講述革命經歷。新華社發(吳斌 攝)

    王生肖像照(2025年7月4日攝)。

      如今,在位于南京的家里,年近百歲的王生與女兒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閑暇時拍照、唱歌,生活幸福寧靜。

    2025年7月11日,王生(左)與女兒王遠在家里翻看老照片。

    2025年7月11日,王生(右)與女兒王遠在家里吃午飯。

    2025年7月11日,王生(右)在女兒王遠的陪伴下準備去拍照。

    2025年7月11日,王生在家中陽臺拍攝小區風景。

      “我們這一代人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縱使槍林彈雨、傷痕累累也矢志不渝!”

      時值抗戰勝利80周年,這位年近百歲的老兵寄語青年:“希望年輕人不怕吃苦,堅定信念,珍惜生活,珍愛和平?!?/strong>

    王生肖像照(2025年7月4日攝)。

      王生老人的話,樸素卻鏗鏘。這不僅是對青年的囑托,更是一代人與另一代人的精神接力。

      從戰火紛飛的淮陰城到寧靜祥和的南京寓所,從沖鋒陷陣的戰士到默默奉獻的建設者,王生老人用跨越世紀的生命軌跡為我們標注了信仰的坐標——那是一個民族在至暗時刻挺起的脊梁,是一代青年用血肉之軀寫就的答卷。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光彩,就是對英雄最好的致敬!

     

      統籌:宋為偉 韓芳

      記者:李博

      視頻:劉臻睿

      編輯:杜瀟逸

      海報:劉瓊

      報道員:張劍顏 朱雯沁 周子怡 孫令桐

      鳴謝: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新華社攝影部 江蘇分社

      聯合制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