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科”話|“宅家”也會中暑?“室內中暑”要當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4 20:22:01
來源:新華網

嘮“科”話|“宅家”也會中暑?“室內中暑”要當心!

字體: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李佳?。┝胰掌貢裣?,多數人都知曉“高溫”的威力。但對于通風隔熱差高溫高濕環境下的“室內中暑”許多人并不熟悉。專家提醒,高溫高濕的室內也潛藏著中暑風險,室內并不比室外更“安全”。

沈陽故宮入口處安裝了冷霧降溫風扇,為游客送上清涼。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當室內溫度高于32攝氏度、濕度大于60%時就要警惕室內中暑風險了?!敝腥沼押冕t院急診科副主任閆圣濤說。

  為什么會產生“室內中暑”?一方面,由于高溫高濕環境下,出汗難以蒸發帶走熱量,身體調節功能失衡,人體散熱“遇阻”。此時,身體產熱大于散熱,體溫會迅速升高,當超出中樞系統調節極限時,就會造成器官不耐受,熱量累積導致中暑發生。另一方面,室內通風條件較差,容易形成高溫高濕的密閉環境,也會催化“室內中暑”的發生。

人們在南京北極巖人防工程避暑納涼。新華社發(楊素平 攝)

  “老人、嬰幼兒尤其需要注意‘室內中暑’問題發生?!遍Z圣濤說,老人與嬰幼兒體溫調節功能較弱,對溫度變化不敏感,極易因不能及時增減衣物或者做不到及時降溫通風導致中暑。

  部分老年人有個認識誤區,不喜歡開空調,而喜歡開電扇“降溫”。但如果周圍溫度過高,電扇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降溫效果,僅能循環高溫空氣。

  閆圣濤建議,有老人、孩子等需要長期在室內生活的家庭,盡可能在屋內安裝一個溫度濕度計,以便隨時監控。當溫度濕度超過標準值時,及時通過合理使用空調、保持室內通風、及時補水或轉移離開高熱環境等手段,降溫散熱避免中暑發生??照{建議溫度設置在26-28攝氏度,應避免冷風直吹,早晚氣溫較低時多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流動循環起來。

  如遇室內中暑如何應急處置?閆圣濤說,“移、敷、喝、擦、降五字要謹記,快速有效降溫是關鍵?!?/p>

在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的鹽田作業現場,工人在休息區領取綠豆湯納涼解暑。新華社發(杜鵬輝 攝)

  移,盡快移動到陰涼通風處,脫離高溫環境;敷,先用溫水再用涼水敷頭部;喝即喝水,盡快補充淡鹽水或者含電解質飲料,但切記不要“豪飲”,要小口、多次慢飲;擦即用涼水或者濕紙巾擦身子,尤其是腋下、大腿根部等大動脈流過的地方,幫助機體快速降溫;降即降溫,出現高熱或者意識不清的情況,首先進行物理降溫,然后盡快撥打120。轉運就醫,要遵守“先降溫后轉運,轉運過程持續降溫”原則。

  閆圣濤還提醒,除老人孩子需要特別注意外,通風不良環境中長時間或強體力勞動者、患有少汗癥等基礎疾病人群等,也需注意“室內中暑”的風險。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