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畫重點|穿越千年,探尋藏在文物里的“共生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6 13:39:34
來源:新華社

國寶畫重點|穿越千年,探尋藏在文物里的“共生密碼”

字體:

匯聚30多年考古成果

展出約470件(套)文物

超40%的文物為首次公開展出

……

“從西南夷到益州郡——戰國秦漢時期的云南”展

近期在云南省博物館開展

展品類型涵蓋青銅器、陶器、漆木器、封泥、金器等

展陳縱貫戰國至東漢500余年歷史

系統展示了戰國秦漢時期

云南從西南夷到益州郡的考古實證、歷史研究成果

“徙、筰”是活動于滇西北、川西南區域的古代族群

根據現有考古發現

云南麗江寧蒗縣大興鎮干壩子墓地

可能與這兩個族群有關

出土于干壩子墓地的金雙耳罐串珠

為我們了解該族群的生活習慣提供了參考

山字形雙鉤連旋紋青銅案

是較為典型的哀牢文化遺存

專家推測

此青銅案應是特殊的祭祀用具

主導祭祀活動的人應是部族中的特殊階層

扣飾是一種實用器

系佩戴在腰間的飾品

目前被定名為青銅扣飾或飾牌的器物

器形差異較大

可分為圓形、長方形和不規則形三類

曲靖市八塔臺墓地出土的圓形扣飾數量較多

工藝精湛、紋飾精美

貯貝器是古滇國貴族用于貯存海貝的容器

是古滇國青銅藝術的典型代表

有著濃厚的西南少數民族特點

專家介紹

貯貝器不僅是展示榮耀與成就的物證

也承擔了記錄歷史的功能

通過觀察貯貝器上的紡織場面

可以直觀地了解當時的紡織技術

武士造像一般以勇武堅毅的形象出現

而出土于紅土坡墓地的這個武士造像

則是一副呲牙咧嘴、略帶戲謔的表情

該造像雙耳外露有穿孔、底部有卡口

專家推測為某件大型器物的構件

公元前109年

漢中央王朝置益州郡

賜“滇王之印”

標志著滇國正式納入中原政權管轄體系

“益州”銘文瓦當的發現

證明了河泊所遺址

就是2000多年前的益州郡郡治

云南是孔雀的重要棲息地

古人的生活用具也印證了這一點

專家推測

這一器物應為熏爐

使用時從背部的壺口投放熏香

煙則從孔雀口部的小孔散出

以銅車馬隨葬的習俗源于戰國

在墓葬中隨葬車馬明器是漢代的普遍習俗

專家介紹

銅馬集中在甘肅和西南地區出現

或許與當地出產銅和馬有關

以耐力著稱的“滇馬”

曾是茶馬古道上重要的運輸工具

這場穿越千年的文物盛宴

猶如一部以歷史與考古語言鐫刻的邊疆史詩

訴說著兩千多年前的云南故事

勾勒出云南

從西南夷各族群到納入中央政權益州郡的歷史脈絡

解開了多元共生的邊疆文化“密碼”

策劃:伍曉陽

記者:嚴勇

統籌:邱世杰、蒲彥任

海報設計/視頻:冉珍妮(實習)

學術指導:云南省博物館葉之聲、平力、曾天華、和曉曦

素材支持:云南省博物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山州博物館、曲靖市博物館、騰沖市文物管理所、大理州祥云縣文物管理所、昆明市官渡區博物館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