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丨從治理到共贏:生態修復繪就綠色發展畫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3 14:47:05
來源:新華網

新華視點丨從治理到共贏:生態修復繪就綠色發展畫卷

字體:

  近年來,多地在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呈現出生態改善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的良好局面。

  這里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森茂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稻田,坐落于黃河之濱的北灣鎮古城村,是當地近年在鹽堿地上崛起的抗鹽堿水稻種植特色產業基地。

  靖遠縣是黃河灌區,受地質、地形及水利工程排水條件的影響,當地沿黃灌區以及高揚程灌區耕地曾面臨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土地鹽堿化等突出問題,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也因此受到制約。

  近年來,靖遠縣以“治理鹽堿地、發展高效農業”為目標,多措并舉降低鹽堿危害。如今,當地耕地鹽堿化程度顯著減輕,治理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靖遠縣已初步治理鹽堿地6.6萬余畝,每年新增糧食產能約2.1萬噸。下一步,當地還將繼續擴大治理規模,探索智慧農業與鹽堿地治理融合新模式,讓更多鹽堿地成為豐產的“米糧川”。

  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晉祠泉,古稱晉水。受地下水開采、煤炭開發等影響,晉祠泉在20世紀90年代一度斷流。2023年,經過不懈的科學施治,這一“三晉名泉”重新自然出流,并在經歷今年首次入夏不斷流之后,有望實現穩定復流。

  晉祠有難老、魚沼、善利三泉,其中難老泉水量最大,是晉祠泉水的主要源泉。

  晉祠泉不僅是一泓水脈,也承載著豐富厚重的三晉文化,其復流不僅具有極大的生態價值,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也具有重要意義。當地計劃進一步發揮晉祠泉復流的綜合效益,讓晉祠泉不負“難老”之名。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河北省武安市康二城鎮興盛莊村所在的九龍山區域密布著煤礦、煤場等企業,荒山、渣山、垃圾山“三山”疊加,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近年來,在省自然資源廳指導下,武安市全面啟動九龍山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完成景觀綠化3000畝,基礎綠化11500多畝,栽植耐旱樹木超過200萬株。

  從萬畝林海到全域旅游,從漁村蝶變到產業升級,20年來,江蘇金湖積極探索綠色發展道路,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如今的金湖水上森林景區告別了曾經的灘涂荒地,景色秀美的人工濕地生態林吸引了眾多游客。該景區全年接待游客約5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6億元。

  如今的水鄉金湖,以生態保護為底色,以綠色產業為引擎,以共同富裕為歸宿,走出了一條“生態修復-產業轉型-共同富?!钡目沙掷m發展之路。

  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賽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作為干旱內陸區高原封閉湖泊,賽里木湖水體自凈和自我修復能力十分脆弱,曾因過度放牧、水土流失等原因面臨生態系統退化問題。

  2007年開始,當地政府采取實施核心區禁牧、拆除景區內違章建筑、植被恢復、水土保持、建立生態監測系統等一系列措施保護和修復賽里木湖生態。經過多年治理,目前賽里木湖已有穩定的補水水源,水質逐年向好。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郭剛 程楠 張哲 岳文婷 李樹鋒 夏鵬 周生斌

  配音:歐陽安楠

  包裝: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