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70年歲月如歌,一曲曲創業奮斗的壯歌、民族團結的歡歌、繁榮穩定的凱歌,在天山南北各族兒女心中激蕩。

兩個人,能管得了3000畝棉田嗎?在新疆植棉大縣尉犁,“超級棉田”項目給出了響亮答案。這里依托遙感無人機、農業無人機和智慧農業系統,實現了精準高效的水、肥、藥管理。

將戈壁荒原變為綠色長城,阿克蘇各族群眾在“死亡之?!彼死敻缮衬本?,書寫了一段治沙奇跡。

當斑駁的樓體披上“新衣”,當坑洼的路面鋪展成柏油“長卷”,當昏暗的樓道亮起溫暖的燈光,那些鐫刻著歲月紋路的老舊小區,正在完成一場關于“家”的進化。在阿克蘇市祥和里小區,“頂層不漏、底層不堵、管線不亂、樓道不暗、上樓不難、冬天不冷”的樸素愿望,已經成為居民指尖可觸的溫暖現實。

漫步在和田團城的大街小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盡收眼底。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花鳥魚蟲交易市場,巷道狹窄、污水橫流,被當地人稱為“鴿子巷”。蝶變,發生在2016年。

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援疆醫療團隊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專業書寫擔當,讓優質醫療資源跨越山海,在昆侖山腳下開花結果。

站在新起點,新疆已經準備好書寫更多精彩篇章,讓駝鈴的新聲穿越戈壁沙漠,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各族兒女,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記者:陳夢、宿傳義、郭燕
攝像:袁長靜、凌童、楊祝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