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嚴查!斬斷回流藥黑色鏈條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徐鵬航
小小藥片,連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全,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福祉。近日,國家醫保局公布部分應用藥品追溯碼打擊倒賣回流藥騙取醫?;饘m椥袆拥湫桶咐?,展現了“碼上監管”的新成效,更透出徹底斬斷黑色鏈條、從源頭上治理回流藥的決心。
所謂回流藥,主要指通過非法渠道回收、重新包裝或篡改信息后再次銷售的藥品。這些藥品往往來源不明,脫離了正規流通環節和監管環節,不僅擾亂市場秩序,也給患者生命健康帶來重大隱患。
現實中,藥販子收售回流藥的手段隱蔽且惡劣:有的以返利為誘餌,引誘參保人出售醫保藥品,進行非法逐利;有的批量式“洗白”,偽造票據為來路不明的藥品“換個身份”;有的在拆解重組回流藥過程中,無視藥品存儲避光、冷藏等要求,甚至肆意混淆劑量規格與藥品種類。在“零本萬利”的驅動下,回流藥成了藥販子牟取暴利的工具,嚴重侵蝕醫?;?,也讓百姓用藥安全風險陡增。
為及時發現回流藥,相關部門緊抓關鍵環節創新監管方式,從今年7月1日起,要求全國所有醫保定點機構銷售藥品時,必須掃描每盒藥品唯一“電子身份證”追溯碼,實現藥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讓回流藥及關聯騙保行為無所遁形。
不過,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不法分子涉險牟利,讓不合規藥品流入百姓藥盒。必須清醒認識到,徹底斬斷這一黑鏈條,絕非緊抓一個環節就能實現,需要各個環節擰緊“責任閥”:藥企、醫療機構、零售藥店應嚴格規范藥品銷售管理,杜絕藥品流入非正規渠道;公眾需提高風險意識,堅決不參與倒賣醫保藥品。
藥品安全無小事,民生底線不可破。唯有凝聚多方合力,織密監管的天羅地網,才能更好糾治回流藥痼疾,真正筑牢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屏障。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