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全國多地迎來豐收旺季。各地以科技為農業賦能,農技服務主動護航,智能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助力精準種植與管理。

■早熟蘋果采摘忙 產銷兩旺助增收
眼下,正是陜西洛川早熟蘋果集中采摘的黃金時期。連日來,當地果農搶抓農時,農技部門主動服務,為蘋果豐產豐收“保駕護航”。

在洛川縣永鄉鎮東井村蘋果物流交易市場,一筐筐剛從果園運來的蘋果整齊碼放,稱重、記賬、裝車等環節有條不紊。

在洛川縣老廟鎮橋子村,智能分選機正高速運轉,一顆顆色澤紅潤的蘋果正按照重量、果型、甜度等被分成不同等級,整理裝箱,發至全國各地。

■智慧賦能有機園 黃土地變身“金土地”
在山西省臨汾市蒲縣蒲城鎮被子垣千畝生態有機果園內,曾經貧瘠的黃土地,如今不僅蛻變為“增收金土地”,更憑借生態管理與科技賦能,讓果品品質逐年升級。

據介紹,該果園與中國農科院果樹所共建的蒲縣試驗站,不僅填補了當地果品貯藏保鮮技術空白,還帶動了周邊果農技術升級,為地方果業注入“科技活水”。

■試種西蘭花獲豐收 “雙增收”模式惠農戶
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張易村,今年首次試種的500畝西蘭花喜獲豐收。

“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的“雙增收”模式,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也能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晚熟龍眼品質優 渠道暢通提收益
初秋時節,四川瀘縣20余萬畝龍眼陸續成熟上市,當地積極搭建銷售渠道,對接收購商到基地直采,保證鮮果品質,提升果農收益。

優質的晚熟龍眼吸引了省內外的收購商前來收購,臨時收購點設在公路沿線,方便裝車運輸。

■AI裝備亮相“豐收節” 智慧農業啟新篇
9月23日,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在山東招遠市大戶陳家村舉行。一批“AI+農業”技術裝備在此集中亮相,展現出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農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從巡田到挑揀,從采摘到管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科技賦能正構建起未來農業的圖景。



統籌:李杰、王健、李佳琳
編導:吳昊
配音:王帥龍
包裝:夏勇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