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綜合體托起無憂“夕陽紅”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聚焦老年群體實際需求,不斷提升養老、助老服務品質和內容,積極推動“一站式”養老的民生綜合體建設,讓老人享受到專業、溫暖、觸手可及的養老服務。
吉祥社區建立“三色七彩”智慧養老體系,用藍、黃、紅三色分別標注自理、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提供39項“七彩服務”,滿足老人助餐、助醫、助潔、助行等多元需求,實現基礎服務全覆蓋和個性服務精準化。
在廣袤鄉村,民生綜合體的建設為農村養老提供了保障。沂源縣歷山街道沂河頭村的86歲獨居老人陳志花,每天步行5分鐘,就能來到家附近的“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吃上一頓葷素搭配的營養午餐。
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大棚葡萄、大棚蔬菜等“一村一業”項目,為民生綜合體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
沂源縣是山區農業縣,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25%。當地聚焦吃飯、看病、洗澡、購物等養老難題,建設“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提供貼心養老服務,有效滿足群眾需求。
■山東:搭建廣闊平臺 發揮“銀發力量”
近年來,山東通過多項創新舉措,為老年人搭建發揮余熱的廣闊平臺,一股“銀發力量”正悄然改變著人們對老年生活的傳統認知。
在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鯨園社區,崔長艷正在給“媽媽手工坊”的學員上手工編織課。崔長艷自小喜愛做手工,2020年退休后來到社區組織的“媽媽手工坊”。
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老干部“耆管事”矛盾調解工作室里,65歲的梁軍正在調解一起醫療糾紛。梁軍退休前是淄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退休后受邀加入調解員隊伍。
2024年,淄博市淄川區面向全區公開招募具有法律專業背景、基層工作經驗或群眾工作能力的退休干部、老黨員,組建志愿調解服務隊,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銀色動能”。
■銀發族的潮生活 讓老有所樂抵歲月漫長
便捷的適老化設計、“車隨人走、夜行日游”的旅行模式、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近年來,銀發專列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青睞,成為他們投身旅途、奔向“詩與遠方”的重要選擇。
除了追尋“詩和遠方”,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走進老年大學,在終身學習的氛圍中滋養心靈、充實自我。
從行走山河到筆墨修身,當代老年人正以積極樂觀、自主多元的生活新方式詮釋著“老有所樂”。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田甜
包裝:夏勇
作者:朱曉光 張震 高增峰 張號 馮媛媛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