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燈光亮起,65歲的山山大爺站在話筒前,右手插在褲兜里。臺下是700多個年輕人的注視,他們提前一個月搶票,只為到現場聽這位“銀發藝人”的脫口秀表演。
像山山大爺這樣逐漸站上舞臺C位的老年人,正以多樣的姿態闖入公眾視野。通過網絡走紅的他們說脫口秀、辦演唱會、走T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人生可以不被年齡定義。多彩的“銀齡”故事詮釋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新氣象。

站上舞臺C位
山山大爺的周末是從清晨六點開始的。上午先看幾遍演出稿,再去俱樂部排練,下午則是雷打不動的演出時間。早已退休的他,2024年因一檔綜藝節目被大眾熟知,重新忙碌起來,常年奔波在各地參加演出,有時一天要演三到五場。
山山大爺原名叫李文山,從機關單位退休后,他和老朋友們打牌、散步,抽空去全國旅游,日子過得慢慢悠悠?!?021年左右,我看電視綜藝節目,喜歡上了脫口秀,想著自己能不能講一講?!鄙缴酱鬆斦f,于是他向一家脫口秀俱樂部投去了寫好的段子,一步步成了明星。
在舞臺上,山山大爺總是身著一件藍色襯衫,腰桿挺得筆直,說話不緊不慢,右手一插兜,“包袱”說來就來,常常能在不經意間爆出金句,引得哄堂大笑。
為了打磨段子,山山大爺養成了隨時記錄靈感的習慣。兒子“啃老”、和老伴吵架、記憶力衰退,甚至生死話題,都被他編成了讓人捧腹的段子。
和山山大爺一樣,50歲的“房主任”也在脫口秀舞臺找到了新天地。這個自稱“絕經和出道一塊來”的山東農村女性,今年夏天被一檔綜藝節目推到了舞臺中央。第一次到上海參加比賽、第一次接到商務代言、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短短半年,她在許許多多新鮮的“第一次”中開啟新的人生。

“房主任”在舞臺上表演脫口秀。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像山山大爺、“房主任”這樣的“銀發藝人”正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年過9旬的“梅英阿嬤”從早上7點左右到晚上9點左右都在不停干活,靠“高能量生活”的內容,迅速收獲百萬粉絲;同濟大學的退休教授吳於人,通過趣味實驗和生動講解,在短視頻平臺上點燃了無數孩子對科學的好奇心。
沈陽波波笑劇場一直在鼓勵不同年齡段的新人登上脫口秀舞臺?!拔覀円恢毕M枧_也能屬于那些有生活閱歷的中老年演員?!辈úㄐ鰟撌既死畈ㄕf,這些“銀發藝人”的段子里帶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社會觀察,“這對年輕觀眾來說很新鮮,也很有感染力”。

更多老人正在被看見
第5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60歲及以上銀發網民規模達1.61億人,老年群體互聯網普及率已達52.0%。
龐大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個正在嘗試“觸網”的銀發一族。
結巴老爹是一位擁有500多萬粉絲的美食博主。他原名姓柳,2017年從大連一家食品廠退休,離開了忙碌的工作崗位,面對有些空閑無聊的日子,他和老伴有些無所適從。
看父親的狀態有些消沉,做網絡電商的兒子想了個主意,教他拍攝美食短視頻。第一次拍攝時,本就有些口吃的他在鏡頭前更加緊張,一段簡單的介紹反復拍攝多遍。誰也沒想到,這個結結巴巴的美食視頻,竟開啟了他的新生活。
如今,結巴老爹的美食推薦頻頻登上本地熱搜榜。老伴成了他的“女一號”,兒子兒媳辭去工作專職運營賬號。從蒼蠅小店到海鮮市場,他們穿梭在大連的大街小巷,用多彩的鏡頭和幽默的語言,講述著這座海濱城市的人間煙火。

結巴老爹在家中拍攝品嘗美食的短視頻。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老年人主動“觸網”,一些網絡平臺也在逐步進行適老化改造,簡化操作流程,降低創作門檻,讓更多老年人惠享數字紅利。
騰訊新聞推出適老化“關懷版”,針對老年人的需求從“看”向“聽”轉變,開發AI語音技術等功能,實現“一鍵聽新聞”。抖音上線“長輩模式”,對頁面字體大小、對比度和觸摸區域等進行調整,解決老年人看不清、不好用等問題。
從《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的出臺,到各大平臺對老年創作者的流量扶持,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不僅為銀發內容創作提供了肥沃土壤,也架起了代際互動的新橋梁。
27歲的胡逸航有個特別的習慣:睡前會刷新一下結巴老爹最新的視頻?!敖Y巴老爹很有親和力,每次看見他,我都能想起自己的爺爺?!焙莺秸f。
在現實生活中,像胡逸航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他們為山山大爺的脫口秀買票,追更“梅英阿嬤”的一日三餐,在“哏都養老院”的短視頻下留言互動。
“這種代際互動,是產生銀發網紅的重要基礎?!边|寧社會研究院研究員張思寧說,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年輕人從這些老年博主身上尋找著“慢生活”智慧。他們看傳統美食視頻,學到的不僅是手藝,更是一種對待生活的耐心。

做自己的主角
從舞臺中央到人生主場,銀發一族正用閱歷與活力重新定義生命的廣度。
王德順在遼寧省科技館萬達影城和觀眾見面互動。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在“哏都養老院的哏事”賬號里,短視頻鏡頭記錄下的不是暮氣沉沉,而是住在養老院里一群“老小孩”的歡樂日常。他們通過演繹各種各樣的段子,吐槽社會百態,闡述人生哲理。
這群生活在天津靜雅養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齡超過75歲。院長陳卓是個“90后”,到院工作后發現老人們的生活相對簡單,甚至有些單調無聊。
于是,陳卓就根據每個老人的不同生活經歷,設計角色和人設,和老人們一起拍攝短視頻。視頻中“卡爾爺爺”曾因病全身癱瘓,最嚴重時只有嘴和眼皮能動,身體逐漸恢復后加入拍攝的隊伍。漸漸的,這位老人用漢字諧音學會了意大利語版《我的太陽》,還學會了用手機軟件打車,時常約上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KTV之旅”。
張思寧認為,“銀發藝人”頻頻出圈,被看見的是不被定義的年齡,是隨時可以出發的勇氣。
對“房主任”來說,脫口秀開啟了她的新生活?!斑^去是站在村口嘮閑嗑,現在能站在舞臺上講段子?!狈恐魅握f,過去她的舞臺是農村的灶臺和桌臺,如今,她終于走到了聚光燈下,迎來了人生的“第二舞臺”。
山山大爺說,過去脫口秀表演現場來的幾乎都是年輕人,現在劇場里多了不少中老年人的面孔。還有一些年輕人帶著父母來看脫口秀,向他咨詢怎么上臺講脫口秀。
90歲高齡的王德順,仍然有著一身肌肉。他曾光著膀子走上國際T臺,白發蒼髯卻身材健美,瞬間引爆全場。2021年,他用3個月完成了飛行科目學習,領取了飛行駕照。他還有句名言:“人的心態可以不跟隨年齡而衰老?!?/p>

策劃:衛鐵民 劉暢
記者:孫仁斌、武江民、劉藝淳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遼寧分社 聯合制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 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