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一劇一印章——敦煌“三重奏”奏響文旅融合新樂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3 21:50:44
來源:新華網

一課一劇一印章——敦煌“三重奏”奏響文旅融合新樂章

字體:

  新華社蘭州11月13日電(記者張玉潔)絲路古郡敦煌的歷史,鐫刻在每一處千年遺跡之中。而今,文旅深度融合,讓歷史從遺跡中躍然而出、映照當下。從一堂課、一場劇、一枚印章中,人們領略古老文化的獨特魅力,描繪富有活力的當代畫卷。

  “莫高學堂”:深度探索

  自兒時在心中種下敦煌的種子,辛悅今年第一次踏上了這片土地。

  在為期數日的“莫高學堂”研學活動中,既有專家學者授課,也有洞窟深度參觀。千年前的壁畫不再是書本上的靜態影像,化作了她心中鮮活生動的記憶?!皩W員有高中生,也有老教授。在看莫高窟的路上,大家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彼f。

  10月2日,“莫高學堂”親子班授課現場。新華社發

  面對人們日趨多元的需求,如何提供更好的文化供給?

  “開辦‘莫高學堂’,正是看到了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體驗深度融合的需求?!倍鼗脱芯吭何幕霌P部副部長柴啟林說。

  20世紀70年代,莫高窟就有了面向游客的接待講解服務。2014年,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建成對外開放,開啟先觀看數字電影、后參觀實體洞窟的新模式。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文旅體驗的期待不斷提升,莫高窟的旅游開放也不斷升級。

  從壁畫修復模擬體驗到壁畫復原服飾走秀,從陽關烽燧懷古到大漠月光晚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設計,讓學員成為傳承弘揚敦煌文化的深度體驗者、主動探索者。

  “莫高學堂”研學項目部經理關燕茹介紹,他們還增設了音樂、舞蹈、茶道等主題班。不少學員成為“回頭客”,最多的參與過5期。

  《又見敦煌》:“走”進歷史

  今年是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開演的第十個年頭。近兩年,該劇每年演出場次均突破1000場,最高峰時一天連演12場,從上午10點持續至次日凌晨1點30分。讓觀眾“走”進歷史,正是這部劇長盛不衰的核心密碼。

  用90分鐘的演出講述敦煌一千多年的歷史,并非易事。劇目從敦煌浩如煙海的歷史中選取經典片段,串連起張騫、索靖、王圓箓等人物故事。

  10月15日,演員在大型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當一個個與敦煌相關的名字被喚起,我真切感受到,歷史從來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無數普通人的故事匯聚成的星河?!庇^眾胡山說。

  “我們希望通過敘事方式的創新,讓觀眾在流動的觀看中產生‘與歷史同在’的體驗,進而更好傳承敦煌文化?!倍鼗褪杏忠姸鼗臀幕糜伟l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陽介紹,近年來觀眾群體呈年輕化趨勢,“90后”“00后”占比達到60%,需求也從觀光打卡逐步變為注重情感的深度體驗?!搬槍τ慰腿后w的變化,我們正在延伸產業鏈,計劃開發二期項目來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費需要和精神需求?!?/p>

  以敦煌的深厚歷史為背景,當地旅游演藝的市場轉化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多場演出同臺競技,也促使從業者深入思考文化與商業的關系?!拔幕钆_,經濟唱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企業更應深挖文化內涵,用商業收益助力文化傳承?!睆堦栒f。

  敦煌印局:碰撞創意

  走進敦煌印局,數百個彩色沙瓶裝置錯落陳列,每個沙瓶的終端都連接一個敦煌文化主題的印章,圖案有敦煌風光、藻井、建筑等。游客每蓋一次章,繽紛的沙漏就上下起伏、叮當作響。

  10月11日,游客在敦煌印局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敦煌工美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武海熙介紹,敦煌文獻中有大量古人印章,他們以此為創意點,將廢棄的自來水廠改造成了敦煌印局。

  在這里,600余種、7大類印章琳瑯滿目,游客可以親身體驗版畫印、數字噴印、套章印等十余種印刷方式。其中,套章印尤其受青睞,通過4至7種不同顏色印章的搭配,可以呈現赭紅、石綠等豐富的敦煌色彩。形形色色的印章還可拓在卷軸上,成為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創意禮品。

  “本來只是想打卡蓋章,沒想到了解了印刷的歷史?!?歲的北京游客王舟說。

  在武海熙看來,從深厚文化中培育出暢銷商品,需要走好“三步棋”:一是從敦煌文化中精準提取核心元素,二是“關鍵一步”——對元素進行符合當代審美的再設計,三是選擇貼近文化內涵的產品形態?!巴陚涞墓滙w系,讓‘文化變文創’的構想成為現實?!?/p>

  古郡敦煌正通過生動實踐,逐步破解文旅深度融合的密碼。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