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觀·回響丨讓工業遺存煥發新活力-新華網
  • <li id="kkkkk"><wbr id="kkkkk"></wbr></li>
  • <li id="kkkkk"></li>
  • <tt id="kkkkk"></tt><tt id="kkkkk"><table id="kkkkk"></table></tt>
  • <li id="kkkkk"><tt id="kkkkk"></tt></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03 11:31:02
    來源:新華社

    鏡觀·回響丨讓工業遺存煥發新活力

    字體:

    燦爛歷史融入當代

    文化遺產孕育新機

    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

    既承載著厚重的時光記憶

    也蘊含著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

    紅磚青瓦憶舊日

    爐火鐵水鑄百年

    遼寧,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存著大量工業遺存

    默默見證著東北大地

    跨越世紀的波瀾壯闊

    位于遼寧鞍山的鞍鋼博物館(2025年5月7日攝)。

      位于沈陽市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是在沈陽鑄造廠翻砂車間原址上改建而來(2025年5月7日攝)。2007年沈陽鑄造廠搬遷后,鐵西區政府對原址進行整體保護及合理利用,2009年將翻砂車間改造成“沈陽鑄造博物館”,2011年在其基礎上改擴建為中國工業博物館,并于2012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現有通史、鑄造、機床、汽車、鐵西5個常設展館,濃縮了沈陽百年工業歷程,記錄了這座城市厚重的工業文化。

    牢記囑托,遼寧堅持

    在保護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

    越來越多的工業遺存

    “蝶變”為新的文化地標

    煥發出亮眼的時代光彩

     位于沈陽市鐵西區重型文化廣場的1905文化創意園(2025年8月20日攝)。1905文化創意園是在沈重集團(原沈陽重型機械廠)的二金工車間原址上改造而來,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一個集小劇場、音樂現場、藝術空間、文創街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創園區。園區于2012年啟動改造,2014年向公眾開放,保留了工業遺址的原貌和風格,逐漸成為展現沈陽百年工業歷史的文化地標。

      位于沈陽市鐵西區的紅梅文創園,是由原沈陽紅梅味精廠舊廠房改造而來(2021年7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2018年,鐵西區政府遵循“尊重歷史、喚醒遺存、修舊如舊、統一風貌”的設計理念,在保留原有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對老廠區的13棟廢舊廠房保護性修繕,讓老工業街區煥發澎湃活力。經過幾年發展,紅梅文創園已成為沈陽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行業標桿之一。

      2024年5月22日,游客在大連市冰山慧谷熊洞街觀看仿生機械巨熊表演。大連冰山慧谷由原大連冷凍機廠老廠區改造而成,保留了部分工業遺跡,并融入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元素,形成了“工業遺產+智慧園區”的特色模式。

      2025年4月4日,游客在遼寧朝陽市1958科學樂園體驗時空隧道。1958科學樂園由朝陽水泵廠老廠房改造而成,以建設“工業文明記憶 智慧城市客廳”為目標打造,賦予老廠區新內容、新內涵。

    先保護,后開發

    近年來,一處處工業地標

    化身文旅打卡點

    時值國慶長假,游人如織

    老工業記憶被喚醒的同時

    映射著蓬勃的經濟活力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國工業博物館留影。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國工業博物館參觀。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國工業博物館參觀、拍照。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沈陽紅梅文創園游覽。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沈陽紅梅文創園的市集上選購商品。

    2025年10月1日,小朋友在沈陽紅梅文創園游玩。

    記者:李鋼 潘昱龍 楊青 吳青昊

    編輯:畢曉洋 張浩波 張曼怡

    新華社攝影部、遼寧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