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發揮好、權益維護好,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牽掛,也是對老齡工作的深深期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引導老年人保持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發揮正能量,作出新貢獻?!?/p>
在習近平總書記孝親敬老率先垂范下,各地積極迎接“銀發浪潮”,聆聽老年群體需求,發揮老年人社會價值,努力讓“銀發力量”展現更旺盛的生命力。

銀發力量顯擔當
“我退休后和上班一樣忙,做自己喜歡的事,每天都很充實!”談及老年生活,今年62歲的四川成都退休教師何銳神采奕奕。
他正在為成都崇州市白頭中學校解難題——這所農村中學有670名學生,卻僅有4名專職體育老師且年齡偏大,學生體能差、運動興趣低。
“我了解農村家庭不容易,也了解鄉村教師的難處,解決問題得一步步磨?!蓖诵萸?,何銳任職于崇州市羊馬學校,在體育教學方面頗有經驗,40年的鄉村一線教育工作,給了他迎難而上的底氣?! ?/p>
10月14日,何銳(右一)在成都崇州市白頭中學校與學生一起整理學校的體育設施。新華社記者董小紅 攝
更重要的是,何銳背后有一個團隊的支持——成都市鄉村振興“銀齡”專項服務團,由成都市民政局組織,涵蓋養老、醫療、教育等相關領域的專家。
“我們負責教育的團隊共有5名成員,都是退休老師,主要幫助中小學解決難題?!焙武J告訴記者?!?/p>
一年來,何銳和大部分團員?!芭荨痹趯W校,通過談心、聽課、家訪梳理學生需求:設計兼顧體能與趣味的體育大課間;指導分層分類教學,摒棄“大鍋飯”……
操場上,體育老師任雙正在指導孩子們學習墊排球,砰砰作響的排球和孩子們的笑聲匯成了快樂的海洋?!霸诤卫蠋熤笇?,我們根據不同孩子的體質設計不同運動項目,還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自主鍛煉?!比坞p說。
在“銀齡”專項服務團的指導下,學生們參與運動項目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參與各類運動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多。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中,筆觸間盡顯殷殷關懷、深深期許:“希望廣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既要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又要老有所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p>
6月26日,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老黨員助老服務志愿隊60歲的隊員康慶芬(右)和78歲的隊員潘秋英(中)來到87歲的獨居老人李光俊家陪她聊天解悶。新華社記者李欣 攝
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讓不少和何銳一樣的退休教師深受鼓舞,充滿干勁?!按蠹叶枷M馨l揮余熱,為鄉村學校多做點事情?!焙武J說。
銀發力量顯擔當。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探索“老將”參與基層治理新模式,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辣椒大媽”鄒達英帶動村民致富……更多“銀齡行動”項目的醞釀和啟動,正助力老年人將經驗與智慧轉化為推動時代前行的力量。截至2024年底,全國參加“銀齡行動”的老年志愿者累計超700萬人次,開展援助項目4000多個,受益群眾4億多人次。

擁抱智慧新生活
10月15日上午9點,山東老年大學馬鞍山校區,“AI(人工智能)智享生活”教室里坐滿了“老同學”。
“智能手機有很多AI功能,大家通過對話,就能讓手機自己打電話、發消息……”課程教師李正將手機界面投到智能大屏上,邊講解邊操作,學員們紛紛拿著手機試驗。
“一些叔叔阿姨的學習能力超過我的預期,9月開學以來只上了4次課,他們就已經開始探索更高級的用法了?!闭n間,李正笑著對記者說,持續一年的課程,學員們還將學習更多人工智能技術。

山東老年大學馬鞍山校區的“AI智享生活”課堂現場。新華社記者張武岳 攝
66歲的劉學東是老年大學資深學員,也是學員們的“輔導老師”?!敖柚鶤I軟件潤色,我寫了一部16萬字的小說,計劃明年上半年出版!”說起使用人工智能,劉學東滔滔不絕,“我們要努力讓退休后的生活豐富多彩?!?/p>
“學?!瓵I智享生活’課程報名時‘一課難求’?!鄙綎|老年大學馬鞍山校區生活應用學院院長姜帥介紹,近年來學院相繼開設了手機攝影、手機多媒體制作、短視頻制作等11門新媒體類課程,都非常受歡迎。
緊跟潮流,享受新生活,主動解鎖新體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老年教育的內涵正在拓寬,智慧助老類課程能幫助老年群體跟上時代步伐?!鄙綎|老年大學綜合規劃處處長柴利華說。
在生動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李正還不忘提醒:“大家還要注意AI換臉等新型詐騙,保障自己的財產安全?!睔g聲笑語間,曾經“高深莫測”的AI技術逐漸變成老年人的生活助手。
晚霞映照銀絲間,青春煥發正當時。
2月24日,湖北省襄陽市老年大學授課教師在電腦課上為學員講解如何使用DeepSeek人工智能應用。(楊東 攝)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老年人學習需求,強調“活到老,學到老,應該是每個人健康向上的追求”。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成為線上線下老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老年大學搭建全國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時時、處處的學習場景;由鐘南山、張伯禮等院士主講的國家老年大學“開學第一課”觀看量逾千萬;浙江根據老年人需求,入戶、入社區、入養老機構等開展智能技術應用送教服務……
“通過系統化的心理健康課程和數字素養課程,可以幫助老年人構建積極心態、掌握現代生活工具、拓展社交圈層,讓他們在重新發現并創造自我價值的過程中,真正釋放‘銀發力量’?!眹议_放大學(國家老年大學)副校長范賢睿說。

銀發經濟新圖景
10月17日下午,載著300余名老年游客的Y975次“銀發旅游專列”從青海省西寧火車站鳴笛啟程。這趟行程約500公里、為期3天的短途旅行,串聯起青海多個標志性景區。列車行進間,湟源古城風貌、草原遼闊美景、青海湖湖景次第鋪展。
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p>
“以前總覺得出門麻煩,旅游專列和旅行社合作解決了購票、交通、食宿、搬運行李等問題,省心、省時、省力。既看了美景,又認識了新朋友,值了!”65歲游客周曉蕾道出許多老人的心聲。
慢節奏沉浸式的特色旅游線路、便捷方便的適老化設計、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近年來,“銀發旅游專列”的開行,使越來越多銀發族踏上旅途。

在西寧火車站,游客在“銀發旅游專列”發車前合影。(青藏高原鐵道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供圖)
“看這老式電話機,咱們當年工作時還用過,現在成‘老古董’咯!”餐車車廂,老人們圍著車廂內陳列的老照片、舊物件感慨不已。
記者發現,“銀發旅游專列”的軟硬件服務處處貼合老人需求:安排文藝表演和非遺手作展示、由隨隊專家在“康養微課堂”上講授高原保健知識;全列車廂鋪設防滑地毯、每趟列車都有隨車醫生隨時關注旅客身體健康情況、餐車則根據旅客需求提供個性化“菜單”……
“老年人出游重在服務和體驗感,這需要乘務員在服務上多下功夫?!敝袊F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西寧客運段列車長羅楊對此深有體會。今年年初,她從普通列車調崗至旅游專列,“從垃圾桶擺放、臥具整理、準備洗漱包,到配備有機蔬菜調整食譜、提前掌握游客健康信息、與隨車醫生定時巡視……每項服務都精準對接老年人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支持養老產業規?;?、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培育高精尖產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
9月12日,觀眾在2025深圳國際智慧養老產業博覽會現場體驗3D體測鏡。新華社記者梁旭 攝
銀發經濟,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產業。
黑龍江以“舌尖上的幸福養老”為亮點,推出適老食品、中醫養生、森林度假、文化體驗、民俗觀賞等,讓旅居養老成為新時尚;在四川成都,溫江銀發私域電商產業園已吸引200余個品牌入駐,涵蓋食品、保健品、康復輔具等4000余款產品,預計2025年線上交易額將突破1億元……
銀發經濟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抓手,正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領銜記者:張旭東
文字記者:李力可、董小紅、張武岳、張子琪、叢佳鑫
策劃:張曉松
主編:姜瀟
統籌:王薇、白純、孫素穎
海報制作:欒若卉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