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時節,溫暖的南粵大地郁郁蔥蔥。沿一條平坦山路駛入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南福村,一路上連綿的柚樹染綠了群山,黃澄澄的金柚掛滿樹枝,柚香淡淡縈繞。
11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福金柚種植基地,走進果林,同果農和農技人員親切交流。
“當時我們正在摘柚子,總書記走過來和我們親切打招呼。望向地上一筐筐整齊碼放的柚果,他十分高興?!蹦细4妩h總支書記黃開志說。
今年53歲的黃開志,已經和柚子打了30多年交道。小時候一家人以種田為生?!吧鲜兰o80年代,村里發動大家種梅州金柚,出現了最早的幾個萬元戶??吹搅髓肿訋淼南M?,村民們開始效仿,越種越多?!?/p>

滿載柚果的山地運輸車。新華社記者 吳魯 攝
正是柚子成熟采摘的季節。
“穿梭于樹間的軌道和滿載柚果的山地運輸車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我向總書記介紹運輸車作用可大了。以前山林高高低低、山路坑坑洼洼,我們只能肩挑背扛?,F在這些設備既能拉柚子,又能運化肥。人上不去的地方,還能用無人機?!秉S開志笑著說。
山路變遷、山鄉巨變。40多年間,路通了、山活了,村民找到好生計,鄉村生活日新月異。
綠葉掩映間,黃開志自豪地說:“看到漫山遍野的柚果,聽到我們的柚子不愁賣、價格好,總書記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p>
20多年奔波在田間地頭,梅縣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鐘永輝青絲霜染、皮膚黝黑。
春華秋實,鐘永輝一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都和果農在一起,教果農“一果兩剪”的技術,保證果實不受損、耐儲藏:“春天疏花授粉,秋天成熟采摘,冬季修剪,全年病蟲害綜合防控,都是技術指導的關鍵節點?!?/p>
“總書記叮囑我們要加強科技應用,不斷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讓我們農技人員更有干勁了。我也是農民的兒子,要用更多更好的技術讓鄉親們科學致富?!辩娪垒x擦了擦頭上的汗,眼里滿是憧憬。
一顆柚子,全身是寶。在金柚種植基地的展示廳,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致地察看了柚子及其加工產品、文創產品。
“我告訴總書記,我們現在不僅種柚子、賣柚子,還在探索金柚深加工,創造了自己的品牌?!泵房h區金柚協會會長李永生對這些“金果子”津津樂道,“金柚皮可以制成精油,白瓤可以做成菜,而核可以提取做成生物化工原料?!?/p>
李永生正牽頭打造金柚產品供應鏈,讓只能吃一季的鮮果,變成四季不斷的柚子花茶、柚子汁、柚皮精油、柚子文創……

黃澄澄的金柚掛滿樹枝。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回憶起總書記來時的場景,果農陳增理說:“我們非常激動,發自內心地不停鼓掌。這里是山區,那么遠,總書記來到果園看望我們?!?/p>
“我2006年外出打工,在外知道家鄉產業發展起來了,2019年回鄉開始種植柚子?!标愒隼碚f,過去村路難行,收獲了都是肩挑回家?,F在不僅有綠道,還在農科所指導下,把柚果的產量和質量都提了上去?!?年間,我從原來的100多畝產量20多萬斤,到現在收成有40多萬斤?!?/p>
一業興帶動鄉村富,村民們在家門口安得下心、穩得住腳、干得成事。南福村還打造了金柚公園,把客引進來、留下來,讓農民變“一季賣果”收入為四季綜合收入。古樸的民居掩映于漫山金柚樹間,白墻灰瓦鱗次櫛比,外地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以“柚”為媒,農文旅融合的畫卷在徐徐展開。
梅江之畔,山巒起伏,燦爛的陽光灑在金黃的“柚山”。果農們把采摘好的柚果分揀、裝袋、封箱、裝車,承載著豐收喜悅的果實即將運往遠方。
“祝愿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像金柚一樣又甜又美?!绷暯娇倳浀淖8?,回蕩在青山綠水間。
策劃:陳凱星、張曉松
主編:王軍偉、朱基釵、林暉
主筆:黃玥、胡浩、張研
視覺:張愛芳、黃炯芮
新華社國內部、廣東分社聯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