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億年巖層中叩問生命起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4 09:03:37
來源:科技日報

在五億年巖層中叩問生命起源

字體:

“這條小魚首創了原始脊椎骨和雛形大腦。正是它,讓人類直立行走與智慧思考成為可能?!苯?,在西北大學123周年校慶之夜,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干為學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名為“探秘寒武紀·追光科學魂”的宣講。

  聚光燈下,這位年近八旬的科學家從容登臺。他從達爾文的困惑講起,將自己40多年與化石對話的旅程,向年輕學子們娓娓道來,讓他們沉浸在科學的世界里。

  正是因為上述這個發現,國際學界將這條來自中國的小魚譽為“天下第一魚”。

  故事的起點在云南澄江。1998年寒冬,舒德干團隊在堆積如山的巖石樣本中發現了一塊厘米級化石,后來它被確認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鳳姣昆明魚”。這個看似微小的發現,卻將脊椎動物的起源向前推進了5000萬年。

  在此基礎上,舒德干團隊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假說,認為地球動物樹的成型歷經了“從基礎動物,到原口動物,再到后口動物”的三幕演化。這是迄今為止唯一由中國學者提出的進化論重大猜想,為理解生命起源提供了全新框架。

  這次在西北大學的演講,舒德干分享了他的科研心得?!翱茖W家精神的核心在于懷疑、求真、創新與奉獻?!彼f,并鼓勵年輕人要敢于思考,敢于挑戰權威。

  “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貫穿舒德干的科研生涯。在北京大學求學期間,他就為達爾文留下的世紀謎題著迷。此后數十年,他帶領團隊深耕于澄江化石庫,用扎實的化石證據,一點點填補生命演化史的空白。

  “最大的挑戰不是野外艱辛,而是戰勝自身的懶惰?!泵鎸W生關于科研困難的提問,舒德干坦誠回應,“克服困難的關鍵,就是更勤奮地學習,從舊文獻中尋找漏洞,激發好奇心?!?/p>

  除了科研突破,舒德干還致力于科普事業。他說:“科學家兼具科研創新與知識傳播雙重角色,有責任將所得認知回饋大眾?!?/p>

  自發現鳳姣昆明魚以來,舒德干便主動投身科普領域。20多年來,他主持翻譯《物種起源》,推動研究成果進入中學教材;他走進大中小學,用生動的語言講述5億年前的演化故事;他支持拍攝科普電影、參與排演科普劇,讓“天下第一魚”游進更多人心里。

  在西北大學校慶活動的科普劇《天下第一魚暢想曲》中,創作團隊將舒德干用母親名字“鳳姣”為昆明魚命名的故事搬上舞臺,寓意“母親孕育生命,科學孕育真理”。對此,就讀于西北大學附屬中學的經悅然同學告訴記者:“這蘊含的詩意與情懷讓我印象深刻?!?/p>

  舒德干特別強調“高級科普”的理念?!耙龊酶哔|量科普,需要把問題吃透,學習怎么把高深的學術話題用接地氣的語言告訴大眾?!彼f,科普要分層次,針對不同受眾調整方式,讓不同年齡層受眾都能理解。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2025級學生呂妍希在聽完報告后寫道:“比答案更重要的是科研態度和角度。舒院士生動詮釋了‘追光科學魂’的真諦——在時間長河中守望真理的定力,讓科學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博大胸懷?!?/p>

【糾錯】 【責任編輯:孫曉倩】
        aⅴ另类天堂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