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開放科學正參與重塑全球教育格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麗穎表示,開放科學是科研范式的革新,也是科技競爭中的系統性工程。
林麗穎表示,通過數據和科研資源的開放與互聯,開放科學正重塑科研的組織形態。例如,多學科數據關聯分析平臺的建立,為交叉學科的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持。這種新范式融合了數據驅動與開放協作,促進了多領域資源的整合,以應對日益復雜的科研挑戰。
同時,開放科學倡導科研過程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包括預注冊、數據共享等,遵循FAIR(可發現、可訪問、可互操作、可重復利用)原則,顯著提升科研透明性和成果可靠性。更值得一提的是,開放科學還構建全民參與的創新網絡,實現知識創造與社會應用的良性互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激發社會創新潛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
據介紹,在推動開放科學發展過程中,為推動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放科學建議書》,推動中國積極融入全球開放科學實踐,2022年中國科協倡議成立“開放科學促進聯合體”。林麗穎介紹,作為“開放科學促進聯合體”成員單位,2024年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圖書館和中國高??萍计诳芯繒?,共同推出了“國際開放獲取期刊推薦名錄(International OA Journal Recommended List,OARL)”。為科研人員提供甄別高質量開放獲取期刊的參考和指引。
林麗穎介紹,近年來,我國在推進開放科學方面取得了相當成就,無論是在政策制定、開放獲取的規模,還是在數據共享、國際合作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上?!耙試aAI大模型DeepSeek為例,其采取的開源技術路線,正是我國為全球貢獻的‘智慧之力’”她說。
林麗穎認為,在AI等新技術的助推下,開放科學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構建一個“多方共治、多邊平等”的治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