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名職業公路摩托車賽車手
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是速度與激情的極致刺激?
還是時刻面臨危險與傷情的極限挑戰?
對于今年25歲的張舜誠來說
這項運動是驚險與魅力并存的
他把賽車這個職業
看作一份榮耀
以及一份使命在肩的責任

張舜誠在十六七歲時喜歡上了
駕駛摩托車在賽道上疾馳追風的感覺
后來開始省吃儉用攢錢買車
刻苦訓練提高車技
隨著技術越來越好
自己在圈內也獲得了“小飛俠”的稱號

在大學畢業后
他成為了一名職業摩托車運動員
在國內拿下足夠驚艷的成績后
他終于登上
亞洲公路摩托車賽事的最高舞臺
——亞洲公路摩托車錦標賽(ARRC)
張舜誠所在的天宇Antares賽車隊
是該賽事歷史上
第一支征戰全年分站的中國獨立車隊

去年亞洲賽首個賽季的主場之戰
珠海賽車場
終于迎來了這位本土作戰的車手
一直心疼兒子的媽媽趕來加油
夢想從未如此接近
然而事與愿違
第一回合比賽的第一圈
他發生了摔車事故
導致腰椎三段骨折、腳踝粉碎性骨折

就當他身邊朋友都以為
這條賽車之路
可能不得不暫?;蛘叻艞壍臅r候
心有不甘的張舜誠卻并未倒下
受傷之后他積極康復治療
順利完成了賽季剩余四站亞洲賽事
盡管帶傷出戰
加之首個賽季經驗不足
他并未取得任何的積分
但他的毅力與頑強
讓整個兩輪賽車圈感到不可思議

最讓他難以忘懷的是主場的珠海站
重傷后只能在輪椅上
跟維修區熱情的車迷打招呼
六周后的日本站
還在忍痛康復訓練的他火速復出
當記者問他為什么不缺席幾站
等完全傷愈再比賽的時候
他說:“年輕恢復快
能堅持就堅持”
作為今年唯一一支參加亞洲賽的
中國車隊隊員
他非常不希望缺席“菜鳥賽季”

張舜誠說
他很珍惜中國車手被看見的機會
他表示賽事在國際上關注度很高
還有很多對中國站賽事的宣傳
“珠海站印著自己照片的宣傳海報
有五六層樓那么高
那種自豪感難以言表”

2024年張舜誠度過了
他的首個亞洲賽事賽季
“菜鳥賽季掛零蛋了”
他無奈地進行總結
實際上,上個賽季也并非顆粒無收
他在亞洲賽間隙回國參賽
拿到了中國公路摩托車錦標賽
收官站第一回合的亞軍
車隊經理李鵬宇表示:
“全國賽第二名的表現
對于車隊和車手來說
都是一種實力上的證明
也是今年亞洲賽經驗累積的結果”

對于張舜誠而言
他把國際賽場看得更重一些
“盡可能往前走、往外走
把時間留給更廣闊的舞臺”

面對國際賽場上的激烈競爭
他也清醒地意識到
中國目前的公路摩托車車隊、車手
在實力上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不過,他想得很長遠
有一份光,就發一份熱
即使未來不能在國際賽場登頂巔峰
自己也有使命與職責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車手是橋
是石頭
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往外走
在還有競爭力的時候
走得越遠越好
然后從國際賽場把這些經驗帶回來
告訴后來的人這條路可以這么走
這條路走得通
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

賽場內
他用一位運動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以自律嚴肅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熱愛
賽場外
這位車手則顯出
與駕駛風格完全不同的謙遜與溫和
他說平時很少在賽道外騎車
也不會開快車
還提示大眾摩托車愛好者
一定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面對國際賽場生涯
這段不太順利的起步
他很坦然,也心懷感激
很珍惜目前的狀態
他很感謝中汽摩聯和珠海賽車場
給予車隊的幫助
能夠讓他們順利和ARRC取得聯系
并成功報名比賽
張舜誠也跟記者分享了一些好消息
他目前已經成為了
世界一線裝備品牌簽約車手
還收到了國外廠隊的邀請
進入到了國際廠商的人才培養計劃中

新春佳節將至
新賽季4月份即將開始
張舜誠依然在進行忙碌的準備
新的一年,他許下這樣的愿望:
“希望明年少受傷
運氣再好一點
再多努努力
成績盡可能理想一點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贊助商支持
讓更多人去關注我們這個行業”

夢雖遙,追則能達
愿雖艱,持則可圓
祝福張舜誠新賽季取得好成績!

記者:趙建通
圖片來自天宇Antares賽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