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7電(記者周靖杰)隨著AI技術向終端下沉,端側AI讓智能變得觸手可及。怎樣看待端側AI發展趨勢,端側AI在“人人可享的AI未來”愿景中為何發揮著關鍵作用?新華網就此專訪智譜AI首席執行官張鵬。他表示,人工智能應用目前主要集中在語言類模型,隨著大模型的不斷進化,未來必然會出現更多的新模態場景,智譜AI將與終端側產業伙伴緊密合作,開拓商用AI終端新應用、新場景、新形態。
2022年底,ChatGPT的發布在全球掀起了大模型產業化的浪潮,眾多科技公司、研究機構集中入局,從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到端側大模型,各種應用紛紛落地,許多行業因大模型的出現而脫胎換骨。
2024年年初,Sora以文生視頻技術驚艷世界,國際尖端人工智能技術迭代迅速。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企業數量超過4400家。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正在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變,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正在全方位重塑企業競爭力、變革產業生態、影響經濟社會運行。
據張鵬介紹,國內大模型企業智譜AI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公司核心競爭力是實現了大模型生成式AI的全鏈路自主可控,專注于做大模型的中國創新。自2019年成立以來,智譜AI自研了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預訓練框架GLM, 并自建訓練平臺,擁有從零開始搭建平臺和運維平臺的能力。2023年8月,智譜AI的生成式AI助手“智譜清言”作為第一批通過備案的大模型產品上線。
今年全國兩會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旨在通過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隨著“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AI賦能各行各業的實現路徑也將進一步明晰,這不僅體現了國家對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視,也預示著人工智能將在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核心角色。
作為國內大模型廠商的智譜AI,也在積極布局終端側發展。張鵬在采訪時談到了大模型在融入終端側遇到的困難,他認為:第一,大模型的原理是規模效應,參數量的增長往往伴隨著智能水平的提升,如何能夠在較低傳輸量的基礎上讓模型更智能,這從模型的研發角度來說是比較大的挑戰;第二,無論是AI手機、AI PC還是AI大模型進汽車,生成式大模型的運行與內存和計算資源成正比,但只要是移動終端都無法提供獨有的資源和效率去支持大模型運行。
為了解決大模型在端側遇到的挑戰,張鵬分享了智譜AI的做法。他說,“智譜大模型的定位是通用計算模型,與終端廠商的合作模式更傾向于技術疊加,利用智譜AI模型的智能性嵌套至差異化硬件平臺進行深度耦合。此類合作需要雙方在技術和工程上進行持續優化,同時配合性也需增強,智譜AI期待通過此種合作模式,加快大模型在終端側的落地應用?!?/p>
對于AI在終端側的發展方向,張鵬認為,隨著端側大模型部署、端云一體結合等模式的逐漸成熟,未來AI發展趨勢會集中于將越來越智能的大模型置于終端產品中,通過AI加持使設備具有更強的人機交互能力。
近期,智譜AI基于ChatGLM端側模型打造的“智譜AI PC智能助手”正式發布。張鵬表示,面對不同終端廠商,智譜AI會根據不同的用戶類型和場景,采用不同策略進行配套研發,從而使得大模型在各類場景落地有更多想象空間。
張鵬表示,智譜AI未來將繼續與終端側產業伙伴緊密合作,開拓商用AI終端新應用、新場景、新形態,為生產力提供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先進工具,讓“人工智能+”惠及千行百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