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在日前召開了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會議認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是國資央企發揮功能使命,搶抓戰略機遇,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國資央企要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深刻變革,把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強化創新策略、應用示范和人才聚集,著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發揮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帶頭搶抓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加快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人工智能有何不同,如何搶抓人工智能戰略機遇,主動擁抱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如何打造?近日,北京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北京電控所屬的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電數智”)董事長荊磊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對上述話題作出解答。
北電數智董事長荊磊
既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準
此輪人工智能,以ChatGPT應用發布為標志節點,對整個社會產生巨大震動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出現了涌現的能力。學界認為人工智能具備了理論生成的基礎,產業則認為人工智能具備了底座的能力,類似于上一輪信息時代的操作系統,而從普羅大眾的感知來講,更多是對每個人的認知、思維能力帶來了加持。從23年初到現在,這個社會性的沖擊依然在不斷地加強。
縱觀全球,在當今核心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格局下,人工智能成為了通往解決關鍵問題的金鑰匙與主戰場。和以往發展的產業最大的不同是,目前找不到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標桿,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整體處在探索期,人工智能產業整體處于無人區的狀態,整個產業都面臨很多困惑。
對于國內來講,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這一輪人工智能的發展,從國際到國內、從學術界到產業界,已經達成了充分的共識,是一個確定性的趨勢。
基礎設施迎來顛覆性改變 在無人區探索AI工廠的建設
彼人工智能時代,整體基礎設施是以存儲為主、計算為輔的IDC數據中心,即使計算也是非常小規模的集群,底層基本以CPU為核心的服務器。進入此人工智能時代,AI對基礎設施的需求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首先,對計算的需求爆發式提升,需要有大規模計算能力支持,同時伴隨著對網絡、存儲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實現瞬時的巨量吞吐與巨量傳輸。
其次,作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尤為重要的是對數據的安全使用。彼時的概念是分專業、分區域的公共數據空間,現在對數據的需求則是跨領域的、跨區域的可信數據空間,且人工智能的發展,須有高質量的數據輸入,由此帶來了數據安全性及對外使用過程的隱私性問題。
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應用,由于涉及數據使用,AI應用就會“長”在數據中心里,因此也需要貼近人工智能應用提供模型開發調優、AI工程化能力等,以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的需求。
因此,此人工智能時代,不論是過往IDC、還是當前純GPU服務器堆砌,都很難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尤其是新一代AI創業者的需求,他們對算力基礎設施的要求非常的清晰。從底層的GPU表現、數據管理、應用服務、大模型調優等系列一站式服務需求,都對智能算力的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敖ㄔO算力基礎設施,要準確地看到未來的產業趨勢,以及是否準備好核心技術,這是非常關鍵的事情”,荊磊表示。
“我們在按照‘AI 工廠’的理念打造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項目即AIDC?!币皇翘峁┢栈菟懔?,如水電煤般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二是AIDC即服務,提供底座大模型、行業大模型以及一站式工具鏈等配套服務,讓企業可以方便快捷的搭建出想要的應用或者重構現在的產品,實現生產方式的創新。
在技術層面,AI工廠有很高的驗收標準,包括節能、集群、數據等。舉例,在節能方面,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即AIDC,通過對數據中心的規劃、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進行能效管理,液冷、間接蒸發制冷、多聯熱管等混合制冷技術將能耗降低40%以上,實現了PUE1.146示范級目標。在集群方面,北電數智通過先進計算迭代驗證平臺,也是北京市產業創新集群重點支撐項目,借助全方位優化適配加速等精細化調度與運營技術提供的混元算力,不但能夠大幅提升國產算力的使用,還通過大規模、原子級的多場景適配和測評,打通底層芯片到應用場景鏈路,形成“以評促用”的商業化創新路徑,以軟件定義硬件的方式解決混元算力的大規模集群能力欠缺、場景化評測平臺和異構算力混合使用平臺的缺少等困擾。
擁抱前路復雜與模糊的不確定性,找技術的公因數、做產業的公倍數
此人工智能時代是非常復雜的一個行業,目前除了趨勢明確,各個業務面實際上還是處于比較模糊的狀態,從芯片、框架、工具鏈、大模型、場景落地,再到數據,層面非常多,且涌現了很多創新型企業,整體還比較脆弱,格局也不穩定。
同時,相比備受矚目的頭部企業,這些中長尾的中小企業和創新者大多數被‘冷落’,無法獲取到足夠且昂貴的算力資源?!昂芏嗥髽I創立以后干了七八個月,項目沒場景,不利于技術、產品的提升,加之產品賣不出去,只能面臨關停?!?/p>
跟以往的行業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此人工智能時代,沒有哪一家企業自己能夠獨立完成所有的東西。對于中小企業來講,他們需要有項目牽引,用生態聚合大家的力量一塊干。
面向這一輪人工智能產業的困境與需求,北京市集聚了一大批具備顛覆性原創核心技術的創業企業,形成覆蓋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良好的產業集群。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將加強大模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也通過若干措施從提升智能算力供給、強化產業基礎研究、推進數據要素集聚、加快大模型創新應用、打造一流發展環境多方面助力產業發展。
作為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高新技術企業,北京電控也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產業報國的第一路徑和基業長青的根本動力,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前沿技術的攻關布局。北電數智也堅定傳承電控擔當、創新、包容、務實精神和硬科技產業底色,通過市場、生態、人才聚合,全面幫助中小企業和創新者實現成長。
北電數智正在找一個公因數,然后再做一個公倍數?!肮驍凳且鲎铍y的事,集中力量攻關一些核心點位,把底層的東西搞清楚,把底座做堅實。公倍數是把產業做起來,讓大家都好,促進產業繁榮?!鼻G磊表示。
在這樣一個底層邏輯牽引下,北電數智從成立之初,生態理念就是刻到骨子里的。通過生態聚合、專家體系鏈接優秀的生態伙伴,并發揮綜合的全面優勢,幫助人工智能領域創業伙伴及時獲得資源,促進產業生態發展。具體而言,北電數智在生態層面的目標是成為一級節點,通過創造AI江湖閉門會等平臺環境,讓生態伙伴像原子一樣相互碰撞、激蕩產生新的想法,凝練行業痛點,然后共同解決。未來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即AIDC落成后,也會專門辟出空間,打造酒仙橋論壇,為創新團隊提供路演空間,以聯合實驗室支持AI企業發展,籌備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投資支持創新創業的企業等。
同時,在這個瞬息萬變、不確定的時代里,沒有人才就沒有一切。立足與國家命運高度關聯的整個人工智能產業鏈,人才培養正是北電數智的一號工程。北電數智一來通過使命感與市場化機制吸引人才,共同投身建設數字中國,二來也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人才,比如聘用世界頂級的人工智能專家為首席科學家,三來,以商業落地問題為牽引,推動產學研聯合,鏈接更多學者、科學家。